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马原重点知识点梳理(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马原在考研政治所占的分值是最大的,约22分。对马哲的复习如果不过关,那么考研成功和考生失之交臂的可能性是十有八九的。特别是经常有很多理科生说马哲有很多的知识点,多而杂,那么到底哪些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跨考小编对2017考研政治马原的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下面是2017考研政治马原重点知识点梳理(2):
10.运动与静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2)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B】(2007年单选题第1题)。(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C】(2006年单选题第1题)。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又是与时空观相统一的。物质运动就是通过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广延性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是时空的内容,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不能脱离内容,是内容的表现。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相对性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客观性B. 有限性C. 相对性D. 一维性【C】(2008年单选题第2题)。
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2008年单选题第1题)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具有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形式。相对于意识而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 普遍有效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直接现实性【D】(2008年单选题第3题)。
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方面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知识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能动的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另一方面,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一切活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订、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结构的检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BCD】(2006年多选题第17题)。
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属客观实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
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意识在本质上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
(2005年单选题第1题)。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0:12 , Processed in 0.05465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