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4 1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渗透于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1.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1)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表现在:
第一,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谁服务的方向。
第二,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思想道德建设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这表现在:
第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开拓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奠定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第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提供各种设施和传播工具。
第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能迅速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冲破某些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道德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