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人物
| 会议/著作(年份)
| 理论/观点
|
在中共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概括
(2次)
| 刘少奇
| 中共七大(1945):《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 (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第一次概括)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
|
邓小平
| [ol]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1982):党章
[/ol] | 1、(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第二次概括)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 毛泽东
| 《反对本本主义》(1930)
| (第一次使用了党的“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因子)
[ol]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 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强调“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ol] |
毛泽东
| 《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毛泽东
|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明确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
毛泽东
| 《发刊词》(1939)
| 反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的思想原则。
|
“
毛
泽
东
思
想
”
概
念
的
提
出
过
程
| 张如心
| 《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1941)
| 最先使用了“毛泽东的思想”的提法
|
邓 拓
| 纪念“七一”的专论(1942)
| 提出全党要“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使用了“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
|
王稼祥
|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解放道路》(1943)
| (中国共产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
|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
| 中共七大(1945):党章
|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没有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而改为:“中共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
实
事
求
是
”
概
念
的
提
出
过
程
| 毛泽东
| 《矛盾论》(1937)
《实践论》(1937)
| (奠定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刻分析了一些人犯错误的认识根源,系统论述了党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
毛泽东
|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
| 指出:1、“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2、“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3、“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 开始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
|
毛泽东
| 《发刊词》(1939)
| 从思想路线的角度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概念。
|
毛泽东
| 《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 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新的解释: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
邓小平
|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1980):《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
|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