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暑期马哲复习方法:巧用框架+要点(唯物论部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期马哲复习方法:巧用框架+要点(唯物论部分)
      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 马立书老师
      暑期将至,考研的你们是否已经复习完一轮了呢?还没着手复习的同学,马老师在这儿要叮嘱一句:该抓紧了,千万不要以为政治真是通过最后的临时抱佛脚就能解决的!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同学,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很多同学不无苦恼地问:“我明明政治已经完整地看完一遍,为什么感觉都是碎片呢?”这还要回到马老师一直给大家推荐的复习方法上:框架+要点。
      我们针对已经着手准备暑期复习的同学,对政治全学科进行一个详细的结构。经过一轮的复习,我们其实可以将马哲的相关考点提炼出来,“晒”成“干货”备用。今天先为大家整理第一个模块:唯物论。
      框架图
   

20151119070319526.png

20151119070319526.png

      要点记忆: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判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如2009年第1题考查的就是该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实物,如水、火等,具有猜测性和简单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形而上学的看问题,即:片面、孤立、静止、不承认矛盾。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用辩证的观点看世界。
      意识的产生条件
      意识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人脑和人类社会实践。
      如2008年第1题考查的就是该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物质、运动和时空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脱离了运动只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脱离了物质只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
      时空具有四个特征,即相对性、绝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回顾完上述考点,大家再来看看2007年第1题:“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实践的特征和基本形式
      特征
      实践是人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三个特征,即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
      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实验。
      我们再来看看2003年第2题: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这样梳理下来,在做题的时候,思路就会清晰很多。好了唯物论部分的考点我们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稍后还会为同学们继续分享马哲其他模块的复习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21:58 , Processed in 0.04502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