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之哲学篇:重点知识记忆(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人的本质
  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2006年单选题第4题)。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了。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在其中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从而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就退化成为动物的属性。
  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要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区别。》》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71.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它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价值就在于人对自身的价值,即人能以特殊方式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价值的具体表现:价值是人的创造物,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价值具有自我目的性;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C】
  (2004年单选题第3题)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答案要点】(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注:如考生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角度加以辨析,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005年辨析题第31题)。
  宗教神学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对上帝和神的意志的服从。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价值是绝对理念或精神的客体化。这两种观点都把人的价值神秘化了,并且否定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是二者的统一。
  人的价值实现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根本基础;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实现为主要标志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的个人价值不可缺少的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BC】(2006年多选题第20题)。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
  72.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人的自由就在于为了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活动才能,而克服限制和打破束缚。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自然、社会、人自身。相应地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也就是在这三个领域中解除束缚,克服限制。
  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1)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3)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
  据此,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所谓“时间经济”是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条件的重要命题。马克思把全部人的生存划分为必要生理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三类。在劳动时间中,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劳动只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人基本上只是再生产自身的自然,人只是获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剩余劳动时间中,人开始超出自然再生产的范围,但还局限于把自身作为物质生产者进行再生产的界限之内,如生产技能培训等。只有自由时间才是人直接用于发展个人的各种本质力量的时间。人才能真正超出上述必需和外在目的的限制,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使自身超出自然主体和生产主体,成为自由的社会主体。
  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类的解放。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
  7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人的发展。 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与片面发展相对,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片面发展是指人的单方面能力得到发展,而其他方面的才能则没有机会得到发展,或者一种才能的发展抑制了其他才能的发展。自由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指的是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在人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其中的。
  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实践,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发展包含三种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某些个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不直接等于个人的发展;相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矛盾,在私有制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对抗。这是人的发展在特定历史阶段所采取的必然形式和途径。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人的发展不仅具有个体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致的,辩证统一的。
  7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D】(2007年单选题第3题)
  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即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第三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
  75.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2014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15:30 , Processed in 0.0607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