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回复: 1

2016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19071946624.jpg

20151119071946624.jpg


      十、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维护其团结是传统,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2)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3.增强国防观念
      (1)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2)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A.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表现
      B.履行国防义务的要求
      C.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A.立报国之志 B.增建国之才 C.践爱国之行
      十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立)
      (1)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 :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3)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5(人生价值6)
      A 评价标准——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促进历史进步
      B 评价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C 实现条件— 社会条件:现有条件&规律条件
      个人条件:自身条件,提高能力立足现实,自强精神
      D 具体要求——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A.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a.心理问题:内因(特定生理期)&外因(冲击、压力)
      b.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三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合理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B.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正确看待竞争与合作
      C.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看待 个体性与社会性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权利与义务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于自然的依存&人对于自然的改造
      十二、道德的起源、本质与历史发展
      1.起源 神启论——董仲舒;天赋论——康德
      感觉欲望论——洛克;进化论——达尔文
      马克思: a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b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c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的利益决定道德原则与规范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4)社会经济关系表现的阶级关系决定道德具有阶级属性
      3. 过程:五大类型(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4. 规律:螺旋上升
      5. 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不断丰富合理;
      道德的发展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14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1.功能 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调节:道德评价是主要形式,从“实然”到“应然”
      2.作用
      影响经济基础
      社会生产力发展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维护社会秩序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十四、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辩证分析:精华 or 糟粕
      2.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1)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
      (2)发扬意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道德建设需要;个人健康成长需要。
      十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前者需要适应后者的要求与挑战
      后者需要前者来保持其轨道与性质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1)核心:为人民服务
      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2)原则: 集体主义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辩证统一;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重视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3)宣传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共产主义道德植根于中国革命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2.(破)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反对拜金主义7、享乐主义8、个人主义9的人生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八荣八耻10)
      (2)评价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3)践行意义
      增强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准则
      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律意识,坚定信念
      十六、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公民基本道德建设重点:诚信道德建设
      3.大学生践行环节
      (1)思想、心理上认知和认同
      (2)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
      (3)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十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1.内涵: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即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2.原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3.大学生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
      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全面发展的前提
      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2016年政治备战群:201031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23:51 , Processed in 0.06361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