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2014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6.1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参考答案】ABD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半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
    【答案解析】毛泽东指出,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的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因此,选项ABD符合题意。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23.【参考答案】ABC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答案解析】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大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对其革命性的一面,应该给予肯定,并适当地实行团结的政策;而对其妥协性的一面,则要实行斗争的政策。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人民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故选项D错误。因此,选项ABC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24.【参考答案】ABD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存在五种经济成分,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个体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
    在阶级构成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因此,选项ABD符合题意,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25.【参考答案】ABCD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
    【答案解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
    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因此,选项ABCD符合题意。
    26.【参考答案】B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5:08 , Processed in 0.04917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