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A.实践B.认识C.价值D.感觉
    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6.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7.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选择论B.反映论C.建构论D.创造论
    8.康德主张知识的形式是头脑里固有的;孟子认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神秘理念的回忆。上述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9.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5:40 , Processed in 0.046307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