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十章(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历年无命题)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
    第一,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报告根据邓小平的设想,进一步提出了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由1980年的7 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大会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第四,中共十二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在分别召开的中顾委全会和中纪委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顾委主任,陈云当选为中纪委第一书记。
    中共十二大以后不久,1982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完成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工作。这部新宪法,彻底纠正了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举措和新要求。在1983年6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01:31 , Processed in 0.0593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