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十章(2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历年无命题)
    1、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4 038.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9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
    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激发了各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活力。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4年底,陆续开工60多个重大工程,投资总规模达8 500多亿元。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高等教育稳步推进。
    从20世纪80年代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籼型杂交水稻、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90年代的低温核反应堆、纳米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到21世纪初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等,标志着中国在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11759元,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年均增长9.6%。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7亿人、1.12亿人、1.57亿人和1.02亿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74万人;截止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具规模。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逐步形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7月1日,首部《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出口商品的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纺织品、轻工产品出口稳定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迅速。
    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截止200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7 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多万个。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国际经济舞台。
    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共中央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期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促进政治协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使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有7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有19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职务;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非中共党员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27人。
    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建立村民委员会64.4万个,全国城市建立符合新型小区建设要求的居民委员会71 375个。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自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面修改宪法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 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深入贯彻,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全国城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广泛共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日益巩固。
    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类政府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设立,在文化思想领域体现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导向要求,涌现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迅速发展。1994年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彝等少数民族文字已有编码字符集、字型、键盘的国家标准。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截至2004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有1 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清真寺约2.39万座,教职人员约2.7万人。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国防实力和军队防卫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完成三次大规模裁军,共裁减军队员额170万。同时,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注重改善官兵编配比例,优化军、兵种结构,致力于全面推进以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主战武器系统建设为主体、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和保障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快依法从严治军步伐,基本上形成了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军事法规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军队、武警和民兵在保卫和建设祖国中,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严格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
    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等各种分裂图谋的斗争深入发展。“台独”势力作为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受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通过立法形式表达出来。
    2005年4月至5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由台湾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进一步稳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中国已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向亚洲、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并减免了几十个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积极推动建立中国同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论坛,加强新形势下同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对话与合作。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中国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格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开展“三讲”教育和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并制定下发了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党的各级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党员素质得到提高,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336.3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360.7万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2、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主要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02:54 , Processed in 0.05046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