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一二九运动
    (1998、2000年有命题)
    1.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伟大意义在于:第一,它冲破了国民党的长期恐怖统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成为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点;第二,它开辟了知识青年同工农大众相合、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第三,它为即将到来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重要准备。
    2.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完满地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华北事变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及内外政策发生了某些变化,并开始着手整军备战工作。他还开始试探“政治解决”共产党和红军问题的途径。国共两党通过国外、国内的不同渠道开始接触,就合作抗日问题进行初步磋商。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17:53 , Processed in 0.0508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