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八章(2)</p>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历年无命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的困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主要是: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当时,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的100余万军队、200多万政治土匪以及60多万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当时中国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许多亚洲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打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划定的势力范围,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愿意看到的。它们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地荡涤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以上情况说明,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会议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2.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三大战役的展开,中国共产党首先从已经解放的东北地区城市开始大规模没收官僚资本。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规定在某个城市解放的时候,根据事先调查的结果,由该城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立即派出军代表,按照官僚资本企业原属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整套接受。到1949年底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没收官僚资本所属的金融机构2 400多家、工矿企业2 858个以及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公司。至此,全国大陆地区的官僚资本企业都已由人民政府接管,归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所有,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41.3 %,国营经济还掌握了全国的铁路、邮电、电信和大部分的现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2.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重困难之一就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不断上涨。为了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人民政府首先打击了少数金融投机商的活动,控制了金融市场;其次是调集全国主要物资,实行集中抛售,与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进行周旋,促使物价稳定了下来。1949年7月成立了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人民政权的金融工作从过去的分散状态逐步走向集中统一。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质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1951年11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人民币的发行范围扩大到所有解放区,标志着新中国统一货币的形成。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是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工作。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可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管理经济也是难不倒共产党人的。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毛泽东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针对一些地区在处理阶级关系上出现的打击面过宽的“左”的倾向,毛泽东强调,必须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以便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决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按照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人民政府在打击投机资本的同时,大力扶持和合理调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扩大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适当收缩国营商业网点,调整税收负担,合理调整公私关系;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教育私营企业的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合理调整劳资关系。通过调整,私营工商业不仅度过了难关,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私营工商业主中的不法分子不满足于用正常方式获得一般利润,力图用向国家干部行贿等非法手段获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警觉。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侵袭。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同国民党官员的腐败风气和旧军队欺压百姓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要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本家及其他市民,揭露违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五反”运动历时半年,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五反”运动过后,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针对新出现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的紧张、市场萧条的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在新的基础上调整关系,扩大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保证合理利润,使私营工商业继续有所发展。1952年与1949年相比,资本主义工业总值增长了54%。
   
    4.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经过三年的努力,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当年工农业总产值比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的年产量也都超过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水平。国家财政收支平衡,职工、农民收入增加,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都得到发展,而国营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不仅有数量的发展,而且有性质上的变化和质量上的提高。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二,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第三,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17:57 , Processed in 0.0551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