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回复: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9)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994、1999年有命题)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正式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表明共产党从全民族和全国人民利益出发,采取了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国人民参加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它是指导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路线。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首先,毛泽东阐明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决定了中日之间存在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中国抗战必将是艰苦的持久战争。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就为抗战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其次,《论持久战》阐明人民战争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再次,《论持久战》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进一步强调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17:58 , Processed in 0.0413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