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七章(6)</p>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历年无命题)
    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第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国难财、“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第三,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从多方面加剧了对广大人民的疯狂掠夺。
    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包括各阶层民众在内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针对国民党当局积极从事内战的准备,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这个运动扩展到了许多城市。
    1946年12月30日,为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京大学先修班一女学生,北平学生高喊“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中国!”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史称抗暴运动或一二三〇运动)由此掀起。截止1947年1月10日,12天内,抗暴斗争扩展到14个省26个城市,参加罢课、游行等的学生总数达50万人。
    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随后,这个运动迅速扩大到上海、杭州、武汉、广州等60多个大、中城市,学生罢课、游行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到了一起。
    在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学生运动的主要口号便由“反饥饿、反内战”改为“反迫害”了。
    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2月底3月初,台湾各地汉族、高山族人民纷起响应,夺取武器,举行起义,并攻占台中、嘉义等城市。国民党当局从大陆调来大批军警、特务,对起义群众进行镇压。3月14日起义失败。二二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作为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显示了台湾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
    在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包括各阶层人民参加的爱国民主运动规模巨大,波澜壮阔,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作战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两条战线的斗争,使蒋介石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加速了人民大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4 17:58 , Processed in 0.0585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