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七章(1)</p>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历年无命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它突出地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一方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经受战争的考验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明,在短时间内,国际帝国主义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或干涉各国人民革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在此基础上,并逐步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大战结束之初,美国从独霸世界的战略出发,力图控制中国,采取一面帮助国民党确立在全国的统治,一面鼓励国共和谈的政策,希望建立由国共两党及其他党派共同加入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联合政府。苏联为维护既得利益,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支持国民党政府,要求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妥协。因此,美苏都不希望中国立即内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也出现了重大的新变化。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有党员120万人,领导的正规军达120余万人,民兵达2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国民党统治区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力量有很大增强,并同共产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二是在经历长期抗战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
    三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这就使得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
    四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的新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妄图独占人民的胜利果实,仍然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把中国引向黑暗。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科学地预测了时局发展的方向,阐明了关于和平和战争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从整个形势看来,抗目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目前这个斗争表现为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我们反对他的篡夺的斗争。”毛泽东还基于对蒋介石反动派阶级本质的分析,认为独裁、内战和卖国三位一体是蒋介石的基本点,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的方针是定了的,美帝国主义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把中国变为美国的附庸的方针也是定了的。国此,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但因国际国内的各种因素,有可能把内战暂时限制在局部范围,或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01:31 , Processed in 0.0470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