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回复: 2

2018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原哲学考察比较灵活,不是单一的考察,所以大家要对原理熟练把握,学会提炼要点。下面新东方在线总结马哲62个核心考点,18考生集中背一下。
    2018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5)
        2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四)★★★★★(自主创新是重点,要背熟,并进行扩展)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0,真理(四)★★★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①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的客观性两点)
    (3)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客观性)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可知性)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无限性)
    (4)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5)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
    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6 16: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3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还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②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②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
    ①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2,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以及尺度(价值的特点)(四)
    (1)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
    (2)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两方面)
    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②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3)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4)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两项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17: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3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四)★
    ①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客观尺度;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主体尺度。
    ②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相互贯通,互为前提,相互引导,实践是共同标准。
    ③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34,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四)★★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07年新加)(五)
    ①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②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生产方式、地理、人口
    ③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8:36 , Processed in 0.05258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