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2016医学考研西综复习要点: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医学考研西医综合涉及知识点众多且复杂,考生需要根据大纲进行系统复习。把握大纲中的重点科目内容,提升理论知识与临床诊断的结合。新东方在线为此给大家整合了一些重要的西综知识点,涵盖基础医学生理、病理、生物化学及临床的内外科学,大家要区分记忆。
    2016医学考研西综复习要点: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心肌细胞又称心肌纤维,有横纹,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属于有横纹的不随意肌,具有兴奋收缩的能力。呈短圆柱形,有分支,其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一般只有一个。各心肌纤维分支的末端可相互连接构成肌纤维网。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
    1、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约:-90mV。
    2、形成的机制(类似骨骼肌和神经细胞):主要是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明显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
    1、特点:去极过程和复极过程不对称,分为0、1、2、3、4期,总时程约200-300ms。
    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内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使膜除极。外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使膜复极或超级化。
    0期:Na+内流(快Na+通道,即INa通道)接近Na+的平衡电位。
    1期:K+外流(一次性外向电流,即I10)导致快速复极。
    2期:内向离子流(主要为Ca2+和少量Na+内流,即慢钙通道又称L-型钙通道)与外向离子流(K+外流,即IK)处于平衡状态;在平台期的晚期前者逐渐失活,后者逐渐加强。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平台期与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心室不应期长、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也常是神经递质和化学因素调节及药物治疗的作用环节。
    3期:慢钙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出现K+外流。
    4期:膜的离子转运技能加强,排出细胞内的和,摄回细胞外的K+,使细胞内外各离子的浓度梯度得以恢复,包括Na+、K+泵的转运(3:2)、Ca2+-Na+的交换(1:3)和Ca2+泵活动的增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23:50 , Processed in 0.0573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