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考研数学透过现象看问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宏观战略
    1.现象
    “老师,咱们有一个硬性指标没有?比如考研期间最少看几本书,看哪些书?”有同学开始复习了,但对考研要求把握不准,心里没底。
    点评:
    (1)考研数学要求可用三个词概括,即:夯实基础、总结方法和熟练应用。做到这三点,考研数学拿到130分应该没有问题。
    (2)考生基础不同,达到考研要求的途径也不同:
    1)对于基础扎实,自控力强的学霸,复习全书做三四遍,再做几套模拟题就轻松搞定;
    2)对于大多基础中等或薄弱的同学,建议按照打基础(自学或听课,做讲义和教材课后习题),总结方法(自学或听课,做讲义或全书习题),熟练应用(做十几年或二十几年的真题+几套模拟题)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复习。
    2.现象
    “老师, 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说一下数一二三的区别吗?”仍有同学对普研数学的小类差别把握不准,对数三和经济联考的选择感到困惑。
    (2)数一二三的差别可简要概括如下:
    1)从考点看,数一最多,数二最少(不考概率),数三适中;
    2)从难度上看,数一较难,数二计算量大,数三相对简单;
    3)从专业上看,机械电子类、土木类专业选数一,和化学相关专业选数二(如环境工程),和经济相关专业选数三。
    (3)数三和经济联考的差别详见教研文章《经济联考VS普研数三》。
      二、中观战术
    3.现象
    一次一名“二战”的同学拿了一道全书上的题问我。这是道有点难度的高数证明题。我跟这个同学聊过,他年初考研数学成绩没有超过六十分。我给他的建议是先把关注点放在基本的计算和方法上,这不仅是基础阶段的要求,更是针对他个人的建议。
    点评
    考研复习要抓大头。从做学问的角度,应把每个问题弄清,每道题搞定;从应试的角度,应讲求策略,抓重点。考研数学主要针对的是非理科专业的考生,证明题这种理论性较强的题目不会占很大分值。考生考研失利(比如没考到一百二十分),主要原因不是被证明题卡住了,而是计算题大量失分。所以提醒备考考生,若还没有把握稳拿一百二,先把计算题练熟吧,这才是咱的主阵地。
      三、微观行动
    4.现象
    下午的数学课,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打哈欠似乎会传染,班里弥漫着一层“睡气”:有人把眼从书本移到了手机;有人盯着投影幕布,但对老师的引导没有回应;也有人趴在桌上,跟随周公神游。
    点评
    以上现象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记得在火车的卫生间见到过一条标语: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就会有办法;如果不想做,就会找借口。这句宣传语说得难免有些绝对,但也充分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思考下能改变什么:可以用意志克服部分困意,可以在难以吸收全部信息的条件下抓重点,可以用记笔记的方式分担头脑的负担,当然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手段调节课堂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30 20:26 , Processed in 0.0430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