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是心理学统考专业基础综合考察的内容,马上迎来暑期备考黄金期,考生对于专业课的复习也要提上日程,趁着暑假打好专业基础,为后续提升和冲刺做好铺垫。下面新东方在线带大家系统化复习发展心理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记忆。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这部分内容推荐结合教心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来看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用客观的刺激—反应公式来论证。华生是名符其实的环境决定论者,这种论断主要体现在:
    ①否认遗传的作用
    a.行为发生遵守刺激—反应公式,从刺激可预测反应反之亦然。行为由刺激引起,刺激来自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b.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构造上的遗传不能证明技能上的遗传,构造的未来形式取决于所处环境
    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
    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
    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
    关于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他提出过“育儿箱”、行为矫正以及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的实用。
    斯金纳区分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强化,并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他的强化控制原理具体表现为:
    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行为,强化的次数越多,概率越大,以后就会形成这种行为习惯。
    ②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在儿童严重,得到强化是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联系的多少不会影响行为反应的速率,重要的是练习所提供的重复强化的机会。
    ③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行为发展的。
    (3)班杜拉德发展心理学理论
    他的理论总体上缺少对认知因素的充分探讨。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②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变化,既不是由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因素所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
   

1435648685460018.jpg

1435648685460018.jpg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的行为方式。他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三方面行为发展的作用:
    a.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符合强化规律,并可通过观察学习
    b.性别的作用:男女儿童各自的性别品质和行为的发展较多是通过社会强化过程和模仿来获得的
    c.亲社会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加以影响和促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6 08:24 , Processed in 0.05932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