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2014计算机考研数据结构复习重点归纳(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树与二叉树
    从对线性结构的研究过度到对树形结构的研究,是数据结构课程学习的一次跃变,此次跃变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你到实际的考试中是否可以拿到高分,而这所有的一切,将最终影响你的专业课总分。所以,树这一章的重要性,已经不说自明了。
    总体来说,树一章的知识点包括:
    二叉树的概念、性质和存储结构,二叉树遍历的三种算法(递归与非递归),在三种基本遍历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二叉树的其它算法,线索二叉树的概念和线索化算法以及线索化后的查找算法,最优二叉树的概念、构成和应用,树的概念和存储形式,树与森林的遍历算法及其与二叉树遍历算法的联系,树与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    下面我们看一下图这一章的主要考点以及这些考点的考查方式:
    1.考查有关图的基本概念问题:
    这些概念是进行图一章学习的基础,这一章的概念包括:图的定义和特点,无向图,有向图,入度,出度,完全图,生成子图,路径长度,回路,(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等概念。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相关计算题也应该掌握。
    2.考查图的几种存储形式:
    图的存储形式包括:邻接矩阵,(逆)邻接表,十字链表及邻接多重表。在考查时,有的学校是给出一种存储形式,要求考生用算法或手写出与给定的结构相对应的该图的另一种存储形式。
    3.考查图的两种遍历算法: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
    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是图的两种基本的遍历算法,这两个算法对图一章的重要性等同于“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对于二叉树一章的重要性。在考查时,图一章的算法设计题常常是基于这两种基本的遍历算法而设计的,比如:“求最长的最短路径问题”和“判断两顶点间是否存在长为K的简单路径问题”,就分别用到了广度遍历和深度遍历算法。
    4.生成树、最小生成树的概念以及最小生成树的构造:
    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考查时,一般不要求写出算法源码,而是要求根据这两种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思想写出其构造过程及最终生成的最小生成树。
    5.拓扑排序问题:
    拓扑排序有两种方法,一是无前趋的顶点优先算法,二是无后继的顶点优先算法。换句话说,一种是“从前向后”的排序,一种是“从后向前”排。当然,后一种排序出来的结果是“逆拓扑有序”的。
     6.关键路径问题:
    这个问题是图一章的难点问题。理解关键路径的关键有三个方面:一是何谓关键路径,二是最早时间是什么意思、如何求,三是最晚时间是什么意思、如何求。简单地说,最早时间是通过“从前向后”的方法求的,而最晚时间是通过“从后向前”的方法求解的,并且,要想求最晚时间必须是在所有的最早时间都已经求出来之后才能进行。这个问题拿来直接考算法源码的不多,一般是要求按照书上的算法描述求解的过程和步骤。
    在实际设计关键路径的算法时,还应该注意以下这一点:采用邻接表的存储结构,求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在算法初始时,应该首先将所有顶点的最早时间全部置为0。关键路径问题是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7.最短路径问题:
    与关键路径问题并称为图一章的两只拦路虎。概念理解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算法的理解。最短路径问题分为两种:一是求从某一点出发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二是求图中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个问题也具有非常实用的背景特色,一个典型的应该就是旅游景点及旅游路线的选择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用DIJSKTRA算法,解决第二个问题用FLOYD算法。注意区分。
     第五章 查找
    在不少数据结构的教材中,是把查找与排序放入高级数据结构中的。应该说,查找和排序两章是前面我们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运用,用到了树、也用到了链表等知识,对这些数据结构某一方面的运用就构成了查找和排序。    现实生活中,search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万事离不开search,小到文档内文字的搜索,大到INTERNET上的搜索,search占据了我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
    在复习这一章的知识时,你需要先弄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关键字、主关键字、次关键字的含义;静态查找与动态查找的含义及区别;平均查找长度ASL的概念及在各种查找算法中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特别是一些典型结构的ASL值,应该记住。
    在DS的教材中,一般将search分为三类:1st,在顺序表上的查找;2nd,在树表上的查找;3rd,在哈希表上的查找。下面详细介绍其考查知识点及考查方式:
    1.线性表上的查找:
    主要分为三种线性结构:顺序表,有序顺序表,索引顺序表。对于第一种,我们采用传统查找方法,逐个比较。对于及有序顺序表我们采用二分查找法。对于第三种索引结构,我们采用索引查找算法。考生需要注意这三种表下的ASL值以及三种算法的实现。其中,二分查找还要特别注意适用条件以及其递归实现方法。
    2.树表上的查找:
    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这一节介绍的内容是使用树表进行的查找,所以很容易与树一间的某些概念相混淆。本节内容与树一章的内容有联系,但也有很多不同,应注意规纳。树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键树。其中,尤以前两种结构为重,也有部分名校偏爱考B树的。由于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所以与二叉树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二叉树一章学好了,这里也就不难了。
    二叉排序树,简言之,就是“左小右大”,它的中序遍历结果是一个递增的有序序列。平衡二叉树是二叉排序树的优化,其本质也是一种二叉排序树,只不过,平衡二叉树对左右子树的深度有了限定: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对于二叉排序树,“判断某棵二叉树是否二叉排序树”这一算法经常被考到,可用递归,也可以用非递归。平衡二叉树的建立也是一个常考点,但该知识点归根结底还是关注的平衡二叉树的四种调整算法,所以应该掌握平衡二叉树的四种调整算法,调整的一个参照是:调整前后的中序遍历结果相同。
    B树是二叉排序树的进一步改进,也可以把B树理解为三叉、四叉....排序树。除B树的查找算法外,应该特别注意一下B树的插入和删除算法。因为这两种算法涉及到B树结点的分裂和合并,是一个难点。B树是报考名校的同学应该关注的焦点之一。
    键树也称字符树,特别适用于查找英文单词的场合。一般不要求能完整描述算法源码,多是根据算法思想建立键树及描述其大致查找过程。
    3.基本哈希表的查找算法:
    哈希一词,是外来词,译自“hash”一词,意为:散列或杂凑的意思。哈希表查找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当前待查找数据的特征,以记录关键字为自变量,设计一个function,该函数对关键字进行转换后,其解释结果为待查的地址。基于哈希表的考查点有:哈希函数的设计,冲突解决方法的选择及冲突处理过程的描述。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称为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可以用一个二元组表示:
    Data_Structure = (D, S) // Data_Structure= (Data-part, Logic-Structure-Part)
    这里D是数据元素的集合,S是定义在D(或其他集合)上的关系的集合,
    S = { R │ R : 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8:35 , Processed in 0.0661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