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视觉现象及理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视觉现象及理论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视觉现象及理论
        1.视觉的含义
    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m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2.视觉现象
    (1)色觉三种属性:①色调:取决于占优势的波长。②明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③饱和度: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色觉现象:①普肯耶现象:夜晚看蓝花会觉得比红花亮。②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颜料混合(减法过程)。③视觉对比:明暗对比,颜色对比。④马赫带:可以用侧抑制解释。⑤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是人眼由亮出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人眼由暗处转入亮出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⑥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⑦后像:正后像,负后像。⑧闪光融合:刚刚能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⑨视觉掩蔽。⑩色觉缺陷:色弱,色盲。
    3.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2)换能机制--视网膜。“棒夜感明暗,锥昼视细颜”;网膜中央窝只有椎体,是对光最敏感的部分。
    (3)视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实现: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是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传到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传到枕叶。
    (4)视觉中枢机制--枕叶。
        4.视觉理论
    (1)三色说:①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②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③该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色盲现象。
    (2)拮抗说(对立过程理论):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下表现为拮抗过程。
    (3)研究发现,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6 14:20 , Processed in 0.05472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