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2017教育学考研笔记:课程的组织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冲刺复习阶段,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到位,本来复习开始就相对晚些,新东方在线提醒考生要注意整合专业知识体系,把握复习重点要点。下面精华整理了教育学考研笔记,请看学生这部分内容要点。
    2017教育学考研笔记: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 特征:
    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二)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 筛选法(美国加州大学)
    预定若干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书面征求有关方面人员的意见;
    汇总;依次选出若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 参照法
    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1、 结构: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2、 理解和执行
    (二)教材
    1、 教材的编排
    2、 教材的作用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 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做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有两种理论: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形式教育论;(训练人的各种官能)
    在实质教育基础上的课程论(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优点:强调每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较少的考虑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2、 活动课程(或称儿童活动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设计课程、随机课程)
    此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背景是“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优: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缺: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3、 二者区别
    1) 从目的上讲,传统知识经验与获得性经验
    2) 从编排上讲,知识的系统性与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 从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自主的实践
    4) 在评价方面,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认为应把所有的知识视为一体,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教授。
    优点:可发挥学习着的迁移能力;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缺点:忽视每门学科自身逻辑结构
    面临的困难:教材的编写;师资问题
    解决对策:协同教学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
    2、核心课程,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
    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于活动为中心;形式上,由近及远,有内及外,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要求以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
    优点:统一性;实用性;适用性;积极参与;认识改造社会
    缺点:范围无规定,内容凌乱,学习单元支离破碎,文化遗产不能完全体现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自上而下有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缺点: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与学校条件脱节;与学校教师脱节;与学科发展脱节
    2、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优点:更具特色,经常修订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提高社会满意度
    缺点:
    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资源需要提高;影响质量和连续性
      四、课程实施
    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教师应参与。
        五、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与测量
    学业评价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手段,定量分析。使用与某些学业的评价
    而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同等重要。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式性评价
    1、终结性评价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注重总体评价。
    目的:表明课程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关系到名次与荣誉。
    2、形成性评价,指贯穿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整个过程的评价。
    注重细节分析。
    目的:寻找原因,发现问题,使课程更趋于合理,学生学习空难,完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四)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传统评价观)
    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就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7:59 , Processed in 0.0844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