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6|回复: 2

历史学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第13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小编为2014备考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奉上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针对中国近现代代史的各个章节,给予重要考点的解析和复习建议,最后搭配练习,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下面首先看第章节的内容。
        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
        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为文革十年,也是共和国发展中严重曲折的十年。1966年正当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动文革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他们对斗争形势和国家的基本政治状况作出了完全脱离实际的估计,再加上个人崇拜的盛行和一些人反动的蛊惑,最终酿成了文革的恶果。
    文革先是集中在思想文化界,然后迅速扩展到全国,发展到武装夺权的局面,成为了全国性的大动乱,虽然在这期间,一些人作出了抗争,但是面对文革的浪潮,都没有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国家的政治制度被冲击,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动荡并恶化,全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局面中。
    文革后期,随着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复出,开始对国家进行全面的整顿,将各项工作导入正轨,取得了一些成效,使国内的形势得到了好转,最终随着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动乱。
        复习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是文革,所占篇幅较小,在共和国史中也并非考试的重点,所以考生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注意掌握文革中的几个代表性事件和文革的历史教训即可。
        核心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庐山会议和批林批孔;邓小平在文革中主持工作;文革的结束;文革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文革时期的外交成就。
        命题预测
    考生在注意掌握文革历史教训的同时,还要掌握文革中的一些领导人是如何艰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局面。文革十年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考生要有所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6 15: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文章、文件中,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作了舆论准备的有( )
    ①《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②《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③《五一六通知》④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
    2.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
    ①大串联扩展至全国各地②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③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④武斗事件普遍发生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革中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的是( )
    A周恩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B.“二月抗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
    4邓小平在文革后期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其进行整顿的领域包括( )
    ①军队的整顿 ②工业的整顿 ③农业的整顿④文化教育的整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5.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群众基础的是下列哪一项?( )
    A“反击右倾翻案风” B.“二月抗争” C.“天安门事件” D.“南京事件”
    6.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是在( )
    A.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后 B.“全面夺权”后 C.围攻所谓“二月逆流”后 D.八届十二中全会后
    7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是在( )
    A.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B.中共九大 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大
        二、名词解释
    1.《五一六通知》 2.“二月抗争” 3.“批林批孔” 4.天安门事件 5反击右倾翻案风
      三、简答题:简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1965年底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已经扩大到了思想文化界,表明毛泽东已经决心借此开展一次政治运动。而《纪要》则全盘否定了建国以来的文艺工作成就,反映了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文化界阶级斗争的形势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考生需对文革初的一系列文件有大致了解。
    2.D【解析】1967年由上海的“一月革命”开始,进而蔓延至全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夺权”斗争,将文革推到了新的阶段。夺权者与当权者之间,不同派别的夺权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各地夺权斗争的反复进行并频繁发生不同规模的武斗,使全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局面之中。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3.C【解析】在文革的过程中,面对严重危害国家的动乱,一些头脑清醒的政治领导人挺身而出,抵制“左”倾的错误和林彪、汪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其中不包括拨乱反正,是因为这是在文革结束后开始进行的。
    4.A【解析】为了实施1975年的国民经济计划,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国的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整顿。
    5.C【解析】“天安门事件”是全国人民反对“四人帮”抗议运动的集体表现,虽然表面上是悼念周恩来,但是实质上显示了人民对文革“左”倾错误的反对,和对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的拥护和支持,明显地表现了全国人民的人心向背,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
    6
C【解析】1967年2月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严厉指责在二月抗争中坚持正确意见的老同志们。此后,江青、陈伯达等人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多次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的罪名,连续对他们进行批判和围攻,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
7.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17: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词解释
    1.《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的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是在1966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和《五一六通知》的通过,使“左”的思想方针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五一六通知》的下达,使文化大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
    2.“二月抗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引起了混乱,“造反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夺权”行动,造成无数的冲突和武装斗争,严重危害国家。这时,一批老一辈的革命家站出来,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行为进行抵制,被江青等人指斥为“二月逆流”。“二月抗争”虽然最终被压制了下去,而中央文革小组则掀起了进一步婶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冲击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打击迫害。
    3.“批林批孔”:在林彪反革命集团瓦解之后,以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势力日益膨胀。而他们将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视为夺权路上最大的障碍。江青反革命集团假借毛泽东谈话中将林彪与孔盂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有目的地利用从林彪处查到的一些儒家人物语录卡片、笔记等物品,编造了一些虚假的材料,并建议毛泽东转发全党,于是一场“批林批孔”的运动便在全国展开了。
    4.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在北京逝世,全国人民都在沉痛哀悼,而江青反革命集团却阻挠群众哀悼、纪念总理,污蔑他们的纪念行为,在一些媒体上大肆攻击周恩来等人,这些行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一片愤慨。全国人民都开始自发地组织哀悼总理的活动,其中北京从三月底开始,大批群众自发地会聚天安门广场,咀各种形式纪念总理,至清明节前后,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左右下,这件事被定性为反革帝的行为。遭到了镇压,群众被驱赶或逮捕。天安门事件的发生,显示了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立场,为日后“四人帮”的彻底垮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5.“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毛泽东任命华国锋为代总理,主持全面工作。华国锋主持召开各地方、军区一把手会议,传速了《毛主席重要指示》,全面否定邓小平1975年以来实行的各项措施,将邓小平定为“不肯改悔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派”,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由毛泽东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此次斗争让邓小平权力再一次被架空,并且在几个月后被撤销一切职务,华国锋以国务院代总理的身份上台,中国又陷入混乱之中。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1)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国家的主要矛盾问题。在我国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之后,主要矛盾自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阶段。因此国家建设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坚决杜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在我党几十年的历史中,个人能力从来都是依附于集体智慧的领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干。所以盲目的个人崇拜和独断专权不但破坏了民主的氛围,而且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无法得到及时的调整,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只有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不脱离群众,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3)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必须得到健全,并且得到严格的遵守与执行。如果基本的宪法和法律受到了破坏,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就受到了威胁,民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权威,真正起到维护人民权利的作用。
    针对第章节的概况,复习建议及复习重点,上文给大家做了一些分析,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做好考前备考。
    新东方小编预祝各位考生2014考研顺利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1:59 , Processed in 0.0670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