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0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大家要根据报考院校要求进行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和大家分享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复习。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也叫作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因总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求较少的货物”,或者是“因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的到的供给,所以一般物价水平便上涨”。
    ①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例如投资需求增加、出口需求增加、进口需求下降、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进而消费需求增加等,就会实际总需求大于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其差额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缺口”,导致通货膨胀。如图(a)所示,当总需求不断增加、总需求曲线AD1不断右移至AD2
、AD3时,价格水平就相应由P1上升到P2、P3 ,同时,收入量也由y1不断增加到y2、y3
——这一段的价格上涨是“瓶颈式”通货膨胀。当总需求AD3继续增加至AD4时,由于总供给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即AS曲线呈现垂直形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使收入y3再增加,故在总供给或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3上升到P4
——这一段的价格上涨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433834542132845.jpg

1433834542132845.jpg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凯恩斯提出的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一种是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如果
    ②W·鲍莫尔的非实现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W·鲍莫尔认为,不仅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也会出现通货膨胀。未实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就越小,引起的物价上涨的幅度就越大,通货膨胀越严重,如上图(b)所示。总供给曲线AS一定,总需求AD不断增加,当从AD1上升到AD2时,国民收入从y1增加到y2
;当从AD2上升到AD3时,国民收入从y2上升到y3;当从AD3上升到AD4时,国民收入从y3增加到y4,增加得越来越慢,而价格相应地从P1上升到P2、从P2上升到P3、从P3上升到P4,上升得越来越快。可以看到,当总供给曲线越来越接近潜在产出时,需求增加推动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在下降,而推动物价上涨的作用则在上升。总之,当总供给曲线一定时,连续增加总需求,就会在推动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样,当太多的货币支出追逐太少的商品时,就发生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③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主义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即便实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能是持久的。而主要是由货币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即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货币数量论者提出的交易方程是:
    式中的M、V、P、y分别表示货币的供给量、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等式的左边,是经济中的总支出;等式的右边,是名义收入。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这个等式中,货币流通速度V和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都是常数,因此,物价水平P就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变动。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物价水平就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05:25 , Processed in 0.05596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