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需求曲线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考研专业课主要考察微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及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大家要根据报考院校要求进行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和大家分享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复习。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是指产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它一般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关,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表明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结合,描述了与每一物价总水平相适应的均衡支出或国民收入的关系的图形。总需求曲线可由下述方法导出:从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出发,寻求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也可以用图5-1说明如何从IS─LM模型图中得出:在既定条件下,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相反变动关系。
   

1433401237556945.jpg

1433401237556945.jpg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首先,财富效应(庇古效应)。庇古效应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在1943年代提出,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既定数量的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或下降。如果物价水平的上升与家庭现有可支配货币收入的上升相对应,则可使其实际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对所拥有的资产的实际抑制效应,仍可能促使家庭实际消费支出减少。相反地,如果物价水平的下降与家庭现有可支配货币收入下降比例相对应,那么它仍可以由于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产生刺激效应,从而增加消费支出:P↓→财富的实际价值↑→人们不急于增加储蓄→C↑→总需求↑;其次,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凯恩斯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与投资,最终影响总需求:P↓→M/P↑→M/P>L→i↓→I↑→AD↑。在IS─LM模型中,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唯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影响IS曲线。但是,价格水平的变动却要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要影响LM曲线。这是因为,LM曲线中所说的货币供给量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如果以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M/P就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就会发生变动。实际货币量的变动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引起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就会影响总需求变动。再次,税收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最后,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分两种情形: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上升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昂贵,替代作用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从而使净出口下降和总需求减少;浮动汇率下,因物价水平上升使利率上升,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流入增加,对本国货币产生升值压力;货币升值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昂贵,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导致净出口下降和总需求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4 04:43 , Processed in 0.05635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