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必考热门考点预测(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3: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生活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相应地,道德也分为三大领域: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本章是着眼于社会公德这个部分,同时,公共生活中既要遵守道德又要遵守法律,因此,本章又自然地过渡到公共生活中的法律。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含义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含义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为此,首先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要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1)指引作用。
    (2)预测作用。
    (3)评价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3)《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4)《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由于本章将道德与法律相结合,2010年分析题就考查了本章公共生活中既要遵守道德又要遵守法律的考点。除了选择题外,不排除继续命制分析题,考查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旅游场所遵守的道德与法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22:06 , Processed in 0.0356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