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当代分析题:新东方杨加宁10分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考研在即,近一年高强度的复习过程中,考生们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坚守。在2015考研备考最后的时间里,是一场知识最终融合的比拼,考前一晚不要紧张,可以看看新东方在线整理的新东方杨加宁老师2015考研政治分析题高分版,不要求考研考生可以全部背诵记熟,只需要看看老师是由何角度来解题的思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时强调,中国希望同中亚国家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他更提出双方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规划。
    201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一带一路”的发展必然依托铁路、公路、管道、海运和航线的逐步完善。同时,中国的装备制造能力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中方愿意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中亚,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在铁路升级改造、大型选矿厂、汽车组装等方面开展合作;另外,中国的油气、矿产资源需求度同样较高,加强与更多周边资源类国家的合作,也有助于稳固和丰富资源的获取渠道。
    材料2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它始于二战后的1948年4月,号称是为了帮助欧洲国家的战后重建。在那四年内,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从食品、设备、原材料等各类实物到工程、技术、赠款、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援助,价值约合130亿美元。该计划增加了美国出口,帮助美国战后消化过剩产能,还使美元成为西欧各国通用的结算货币,为美元成为全球性货币奠定了基础。
    有报告认为,通过借鉴美国曾经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
    材料3
    8月4日至6日,美非经济论坛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超过50名非洲领导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峰会旨在加强美国与非洲的经济关系,重点关注美非贸易问题。此次美非峰会的邀请名单“耐人寻味”,民主和治理这个老话题被列为本次峰会的议题之一。于是,华盛顿使峰会变成了又一次民主课堂,并将美国定义的“坏学生”津巴布韦、苏丹、厄立特里亚、中非4个国家的领导人拒之门外,再次让人看到民主的外衣实在裹不住美国的霸权之躯。此外,在这次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指责中国为了自身发展而占用非洲资源,非洲国家立即予以反驳,认为中国的投资为非洲各国都带来了好处。
    材料4
    7月4日,习主席在访韩期间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中“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他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请问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是“新马歇尔计划”吗?
    (2) 根据材料2、材料3和4,回答中国在推进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中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1) 马歇尔计划是美苏争霸冷战时代的产物。美国在二战之后,为了抵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扩张,而采取的对西欧国家的援助计划,美国把相应的援助附加了高昂的政治附加条件,同受援国的经济改革、“民主”、“人权”等问题挂钩,其目的是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迫使盟国依赖美国、并使其在国际事务上保持与美国战略一致。
    而恰恰相反,中国要与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绝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在“一带一路”、亚太自贸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上,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亚洲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做出不懈努力。
    所以,把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说成是“新马歇尔计划”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完全错误,而且别有用心,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⑵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和经济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
    而不能像美国那样,一面喊着给予他国经济援助与合作,一面又给援助合作附加了额外的政治条件,处处苛刻刁难,为自己的“民主”输出与霸权政治服务,还恶意中伤其他国家,颠倒黑白,挑拨是非。
    此外,我们还要在外交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世界形势的新发展和中国外交的新任务提出的重要思想。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就是做到先义后利、取利有道、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经济合作与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坚持正确义利观,既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准则;既是中国国际思想的理念创新,也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指导原则。
    2.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的全球性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2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设立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本次大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能力建设等领域重要合作倡议;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拓展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务实合作。
    2013年10月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时表示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0月和11月,包括中国、印尼、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2个国家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澳期间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演讲,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亚太政策概括为三个“不会动摇”: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
    材料3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三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8月8日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专访。在谈到伊拉克问题时,奥巴马声称中国“中国已经搭了三十年的便车了,且一直没什么问题,没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
    材料4
    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22日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题为《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重要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说,“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结合材料1和2,回答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关系?
    ⑵对比美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搭便车”的论调,中国版“搭便车”论说明了什么?
    答:⑴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存在下列的关系:
    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集团内外的待遇存在差别。这有利于集团内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成员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就整个世界而言,带有浓厚的集团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妨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如材料2中的亚太自贸区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会员国,在组织和区域内部的贸易和资本流动都享有极大的便利,这些便利组织外的国家是暂时无法享有的。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区域经济集团的产品、技术、原料、能源不同程度地仰赖于区域外的经济、技术交往。各个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相互渗透,不可能真正被隔绝。而且跨国公司大量进行的是跨地区、跨集团的经济活动。就像亚太经合组织所推进的本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最终必然会促进整个亚洲和世界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
    因此,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并没有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亚太梦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畅,这样一来就能够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⑵按照美国领导人的“搭便车”论的说法,中国在热点问题上坐收渔利,却不愿为解决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全球贸易中坐享其成,却又不愿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在现行国际体系中“搭便车”,只享受国际秩序的好处而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而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计利当计天下利”,始终主动担当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并且愿意通过自身发展惠及其他国家,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恢复、就业增加、民生改善,是各方公认的和平力量、积极力量、建设性力量。
    因此,美国领导人“搭便车”的论调完全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显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思维的延续,是毫无根据、别有用心的,其意在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与之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版“搭便车”论则体现了是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显示出中国谋求与包括邻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实现互利共赢的外交布局,释放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携手共进的善意,展示出当代中国的自信、开放与担当。
    此外,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搭了谁的“便车”,而在于能否在国际关系问题上以负责任的态度做负责任的事情。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摒弃狭隘的排他性、竞争性主张。并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分工,相互提供产品与服务,如果把这种依存关系描述为“搭便车”,也应该是相互“搭便车”。
    3.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率其盟友入侵并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并长期在伊驻军。在未能有效恢复伊拉克稳定和秩序的情况下,美国于2010年8月贸然从伊撤军,致使伊拉克局势的不稳定更加恶化,并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等宗教极端组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今年8月,美国恢复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其效果仍然堪忧,不但难以削弱极端组织实力,不会从根本上消除本地区的安全威胁,还可能导致极端分子回流至周边国家。
    材料2
    今年2月以来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是冷战后欧洲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是西方与俄罗斯挤压反挤压、西化反西化的新一轮较量,也是外部势力直接操纵的一场“民主动乱”,是西方大国新干涉主义的又一次重复表演:西方大国策划操纵、乌国内亲西方民主派亲力亲为、以所谓的西方民主方式进行、以建立亲西方政权为目的。在乌克兰选举出新政府之后,美国与欧盟等西方国家和组织为支持乌克兰新政府稳定国内局势而提供了一系列经济、财政和政治支持计划,并针对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制裁,涉及资本、军事和能源等多个方面。
    材料3
    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同意深化美日澳三国军事合作,共同加强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三国一致同意“深化已经十分强有力的安全和防务合作”,致力于加强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能力建设”。对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奥巴马15日试图化解盟友的担忧,誓言亚太地区将继续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关注重点”,美国不会因全球性事件而分散对这个重点的注意力。他还向中国发出了几乎不加掩饰的警告,称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为了领土争端而采取咄咄逼人的行动是危险的,可能“升级为对抗”。
    材料4
    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强调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结合材料1和2,试分析伊拉克和乌克兰动荡和不稳的根源。
    ⑵对比材料3,回答为什么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以及中国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意味着什么?
    答案:⑴ 乌克兰、伊拉克等热点地区持续动荡不稳定有内外两方面的根源:
    ①这些地区本身长期就存在着民族、宗教及教派间的矛盾与冲突;
    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它们长期偏袒该地区少数国家,而其他大多数国家采取敌视态度,这也是动荡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这其中,西方的霸权和干涉主义也具有了一些原来所不具有的新特点:
    ①发动干涉战争时经常利用国际组织的名义;
    ②除了军事之外,通常采取综合打击的方式,比如经济、情报、媒体、司法等多种手段;
    ③军事干涉期间,甚至干涉之前还暗中培植反政府力量,插手战后政府的组建;
    ④美国深陷全球性问题的泥沼,在干涉战争中开始退居二线。
    ⑵中国虽然是一个政治经济大国,可以说一只“狮子”,但中国首先是一只“和平的狮子”: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承诺不称霸,发展起来后也不会在世界上争霸;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还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其次,中国还是一只“可亲的狮子”:中国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同时,中国对周边国家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对非洲采取真实亲诚的方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
    另外,中国是一只“文明的狮子”:中国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国家的平等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民主、文明,注重共同利益、发展共同利益、维护共同利益,不做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事。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与以往美国提倡并主导、日澳等国参与的旧安全观所不同的是,在今年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阐述并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并将与亚洲各国一道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新安全观与绝对、片面和单方面的旧安全观完全不同,为解决亚洲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各国采取平等对话和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提供了条件,过去和未来的实践将再一次证明中国才是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建设力量、积极力量、正能量。
    4.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和平对人类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没有阳光和空气,万物就不能生存生长。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材料2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
    材料3
    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孔子学院,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从2004年3个国家3所学院起步,截至2014年8月,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465所学院和713个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根据材料1,谈一下我们在新形势下应怎样对待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爱好和平的思想?
    ⑵结合材料3和4,请回答“要提升我国软实力”,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
    答:
    ⑴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要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也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对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爱好和平体现在儒家思想的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包容性,也就是和而不同。儒学是一个发展性的、开放性的学说,不但自身要有创造和发展,而且要吸收外来的东西,把大同作为一个目标,承认别的文化的价值,尊重别的文化的不同。
    因为和平的理念和思想深入人心、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对外没有侵占别人的一寸土地。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儒学的国际化,和平的儒家思想对世界文化应该有它的贡献。中国爱好和平的理念应当被融入世界,世界也应当认同中国的和平理念。中国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应该把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宣传和推广。
    ⑵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①文化有助于形成和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提升一国公民的凝聚力和素质,改善整体精神面貌;
    ② 各国间普遍存在着复杂的文化较量,国家之间既有着快速的文化融合,也存在着激烈的文化扩张、冲突与文化捍卫等。
    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血脉,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第二,传播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加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重要举措,也是提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世界意义,对处理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
    第一,加强宣传;第二,学习反思;第三,相互借鉴。
    总之,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文章来源:新东方
    mimOino+aekA==" src="http://file.koolearn.com/527214195855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17:49 , Processed in 0.0568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