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任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13届高辅复习任务6
    (26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期任务复习时间分配表
    到现在为止,毛泽东思想部分已经完成,从这期开始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此部分对应大纲上第二部分5-15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知识点体系比较清晰,结构明了易于理解记忆,学员很轻松的就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轮廓。
    此轮政治复习每天用时应为2—3个小时,在复习过程中,学员应先看每个知识点的对应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去看书,效果会更好。复习结束后,也可使用此计划表中的知识纲要用于考查自己复习效果,其中的知识点对应问题无需逐字背诵,但需要能用专业术语表述其核心关键词。如果考生某天有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调配,在26天完成即可。
学习天数
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说明
知识点对应问题
资料页码
计划使用说明与学习建议
第1天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核心概念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社会主义本质
   
1.如何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论断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此计划中知识点复习是要求学员掌握的的构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知识点;知识点说明是针对这理论一框架下的知识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概念;知识点对应问题要求学员在看过知识点后能够使用专业的核心关键词就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是为后一阶段分析题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并且是当前能够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的最有效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目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学科的逻辑体系,此部分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所以要把各个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任务以及发展战略弄清楚。做到在宏观把握基础上进行细节的记忆。
    3. 十到十一月份,同学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考研科目的复习。务必保证政治每日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这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压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科在有重点有策略的学习中保证各科能够齐头并进,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偏科,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全局统筹,整体提升创造条件,后者后期学员因为政治而放弃其它学科的宝贵冲刺时间,或是基础较差,政治学科过多,造成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了整个大局。
第2天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复习并进行巩固练习
核心概念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3天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核心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何区别?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和内容各是什么?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8、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性?

第4天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六章复习并进行巩固练习
核心概念
    “三步走”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三步走”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2、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3、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以及什么是小康社会?
    4、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

第5天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运命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核心概念
    经济体制改革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
    改革、发展、稳定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2、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
    3、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6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七章复习和巩固性练习
核心概念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对外开放水平
    “引进来”
    “走出去”
   
1.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如何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3.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7天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核心概念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股份制
    非公有制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5.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是什么?
    6.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7.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成分?
    10.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8天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核心概念
    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体系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是什么?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有哪些类型?
    4.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5.如何认识“先富”和“后富”的关系?
    6.如何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7.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8.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9天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统筹区域发展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核心概念
    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如何理解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是什么?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关键和基础各是什么?
    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各是什么?
    6.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7.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9.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10天
   
第八章整体复习及巩固训练



第11天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核心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什么是中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7.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8.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12天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核心概念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
    自由
    人权

   
    1.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与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有何区别?
    6.社会主义的人权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人权有何区别?
   

第13天
   
第九章整体复习和巩固训练



第14天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核心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什么?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什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
    7.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第15天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章整体复习和巩固训练
核心概念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16天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核心概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为什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的必然选择?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17天
   

    十一章全面复习和巩固练习
   




第18天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3、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核心概念
    台湾问题
    “一纲四目”
    “三通”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1.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哪两个重要历史时期?
    2.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3.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4.毛泽东就台湾问题提出哪些政策主张?
    5.“一纲四目”是指什么?
    6.什么是“三通”?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9.什么是“九二共识”?
    10.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11.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第19天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核心概念
    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我国外交工作布局
1.时代主题的涵义是什么?
    2.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涵义各是什么?
    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是什么?
    4. 世界多极化的涵义是什么?
    5.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6.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
    7.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哪三大外交方针?
    8.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由谁首次提出?其内容是什么?
    1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12.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3.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各国应如何行动?

第20天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3、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核心概念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知识分子
    “四个尊重”
   

   
   
    1.为什么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四个尊重”是什么?其核心又是什么?
    3.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哪两个范围的联盟?
    4.统一战线的方针是什么?
    5.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21天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2、建立巩固的国防
   
    第十四章整体复习和巩固练习

    核心概念
    统一战线
    民族政策
    宗教政策
    人民解放军
1.如何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第22天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核心概念
    中国共产党
    党的执政地位
    改善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党的宗旨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5.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23天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核心概念
    群众路线
    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党的执政能力
   

    1. 为什么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要正确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3.什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急迫?
    4.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24天
   
第五章整体复习和巩固训练





第25天
第五~十章知识脉络梳理





第26天
第十一~十五章知识脉络梳理












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教研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6 19:40 , Processed in 0.0588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