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回复: 0

2013复旦大学金融基金管理专业课考研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2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金融专业课(127)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出这个成绩的,考前并没有达到能够把书背下来的地步,考完后估分也是110左右。如果要说策略,可能是每个阶段大致地完成了应该做的事情。
  7月1号—7月25号,买了四本参考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开始第一轮熟悉。虽然是金融本专业的,第一次接触还是有些陌生,《货币银行学》和《公司理财》相对好一点,后面三本书和我之前所学的内容相差较大:《国际金融学》涉及到很多模型的推导和分析,《投资学》完全是天书,那么多的模型看都看不懂。当时我是结合网上的课件看的,过完了《货币银行学》之后,发现没什么帮助,后来就不看课件了,自己看书。这个过程是最耗时间的,也是效率最低的,每天花四个小时,关上书就忘了说的啥。但做的较好的一点就是每看完一章,会把整章的逻辑结构画出来,附在书上:
  7月26号—8月5号,没怎么复习。
  8月6号—8月15号,看完剩下的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因为看不懂,走马观花。
  8月22号—9月10号,开始第二轮,重点放在《国际金融学》这本书上面,把这些内容完完全全理了一遍,很多没看懂的推导开始理解了。这是质的改变。 >>>2014金融学考研复习指南
  9月11号—9月22号,重点放在《公司金融》这本书上面,啃下了以前没理解的部分。但是主要集中在计算题上,没有详细看理论介绍。接着买了一本公司理财的答案,做后面的习题。投资学后来就不看了。
  10月份把以前的金融联考真题翻出来看,找出金融方面的选择题和计算题,简答题,练练手,发现很多真题都是来自联考的题目。11年的五道选择题有四道是联考题,12年的五道选择题有三道是联考题,而今年也有一道。
  11月份隔了一段时间没有看金融课,重新回顾教材,发现有些生疏了,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模型开始混淆,不得已把整本书的模型总结归纳。而通过联考真题我慢慢意识到公司金融也是大头,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又长又臭的理论流派介绍。今年果然考了资本均衡结构。
  12月开始,重点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抄书。看得再多依然停留在视觉阶段,没有动手写过,还是差了一点。而抄书也要有选择地抄,《货币银行学》把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抄完了,这些都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前面三章太过基础,考试不可能考察我们利率的作用有哪些以及三种货币流动性理论是什么。而货币需求后面的大段文字实在是恶心,我就大致看了一下,没动手抄。《国际金融》主要把汇率的杠杆属性和比价属性列出来,加上后面六七八章的内容总结,尤其是书中黑色背景的介绍性知识,第八条款国就是从这里出的。《公司金融》重点把那些理论流派介绍给抄下来,还有每章后面的阅读材料也摘录下来。《投资学》则是把那些模型全部忽略后的内容总结出来,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后面的股票债券分析和CAPM模型系列介绍没多少要抄的。
  最后两三天,押了两道题,都是MF白皮书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协调,因为白皮书书上国际金融部分第二章“国际储备”在2011年考到综合题,第三章“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政策的差异”在2012年考到综合题,还剩下能考的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协调了。虽然后来没考到,也是个不错的总结,说不定14年就会考到。 >>>2014金融硕士5-8月份复习建议
  1.参考书籍介绍
  主要是四本教材,加上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的配套练习题,以及MF白皮书。
  《货币银行学》内容详实,基础性很强,当做小说看看,存款货币乘数的推导不是非常简洁,可能会卡住。货币需求那一章的理论非常之多,需要耐心看。《国际金融》偏向理论模型介绍,从资产组合模型,斯旺模型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姜波克自己提出的模型,需要慢慢消化。没有提及汇率套利计算和汇率换算。《公司金融》,总体结构还是有的,可惜相互之间有重叠或遗漏,书中举的例子有些生涩难懂,某些题的数据太过特殊,掩盖了一般性。《投资学》真是天书,模型什么的不用看。至于两本配套习题,内容很多,可以做一做选择题,至于简答题也看看吧,我后来基本没动,还是以课本为主。至于金程的课程好不好,我没上过不知道,但和我考复旦的SYB同学上完了金程全程,也考了127,因人而异吧。《MF白皮书》看上去非常厚,实际上真正要看的很少,就是里面一些短期融资长期融资的成本计算,保证金比例的计算或者杠杆化的CAPM计算,还有债券计算等。其他的主要是记忆性的东西,它帮你归纳总结好了,看看就行。罗斯的《公司金融》确实很不错,明白易懂,跨考上有必要看看。
  2.重点介绍
  《国际金融》《公司理财》这是必须要拿下的,比如利率平价论和利率汇率相互影响的理论为什么在解释汇率升帖水这一点上是相反的结论,为什么国际收支说和弹性模型在解释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上也是相反的,还有曲线上面某点的移动与整条曲线的移动分别是什么金融含义,以及刻意低估本币会导致什么问题。把书本琢磨透,问题自然解决了。而公司理财里面的那些计算模型需要好好总结,比如前面的现金牛增长模型和后面的长期公司财务规划的公式很相似。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剩下两本书,主要就是识记了。
  建议:
  1.个人认为备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熟悉教材,了解其内容结构。第二阶段重点攻破,把第一阶段的疑问扫除。第三阶段抄书总结,把记忆性的,理解性的,计算性的都整理出来。第四个阶段,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四本书还有MF参考书思考可能的综合考题。
  2.抄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有重点地抄书,进一步熟悉课本内容,而且也是为考场练笔,当你在答题卷上写下平时就练过的内容时,还用担心分数不高吗。
  3.慢慢来,比较快。主要是在第二阶段重点攻破(第一阶段是预热,混个脸熟),刚开始看会很吃力,没关系,把节奏放慢,好好拒绝书上的每一句话,就算编得再怎么差,至少逻辑思路不会有大的跳跃。我当时看了很久的公司金融,从书上的表述揣测出了SML和CML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20:51 , Processed in 0.07073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