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4|回复: 2

二战告捷: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2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战告捷,回忆两年考研时光,竟觉平静。如今已记不起备考时的彷徨、焦虑、与挣扎。虽然如此,但回头看看自己一年待在家中的小黑屋独自奋战,想想都觉得后怕。很讶异自己是如何挺过这段艰苦岁月的。拖了这么久,动起身给后来人分享下我搜集到的信息。备考华工金专的一年时间里,苦于信息不足,于是许下宏愿:若来年考上,定要给师弟师妹们吐点内幕。如今得手,遂来还愿。
  由于本人分数不高,就不说经验了,说说经历吧。
  (一)政治小结
  我认为,政治复习,要重理解。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考理解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多遍看大纲解析,做至少两本选择题。至于要多做题,那是为了通过做题来尽可能暴露自己理解上的死穴,然后去思考,去分析,把漏洞补上。只有这样尽其所能地补平自己的漏洞,才能避免出题一偏,连续命中你的死穴的情况。
  再者,我认为政治要趁早。别轻信师兄师姐说政治9月份开始都来得及的话,那是少数牛人才做得到的事。凭我两年备考经验,我发现多数人都是普罗大众,而非牛人。因此,我觉得政治一开始就得看,争取把教育部大纲解析看个4遍以上(如果没有最新版的,可以买去年的,差别很小的)。早点动手比较保险。
  我政治分数不高,就不多说了。大家去政治版块取经吧,有很多牛人的经验。
  (二)数学
  1.经验教训
  今年数学考得不好。之所以考得不好,表面原因有二:
  (1)新颖的题不会做;
  (2)计算错误多。下面深入讨论失败的原因。
  第一年,我考了125分。那年我只看了一遍课本,两遍复习全书,真题只做了一半,然后上考场。这样的准备,无疑是不充分的。那年两道大题,一道填空不会做,刚好被扣掉25分。换言之,会做的125分我都做对了。
  由于第二年深感基础不扎实,于是只重基础,不做其它,只做两遍大纲解析及两遍真题。到考场,依然发现两道大题,一道填空不会做。但由于会做的题出现20分计算错误,导致分数太低。
  回过头来看,我发现两年的复习,走了两个极端。第一年,不重基础,不重真题。第二年,只重基础,只重真题。从效果来看,这两种策略都不理想。
  分析近10年的试卷,可以发现,无论数学试卷到底是难是易,终究会有120--130分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数学要高分,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重基础,重计算能力,考试时能把这120多分的题拿下。其二是重基础,然后接触新题,争取能有140分的题会做,这样即便扣15分的失误,也还有120+。
  从概率的角度看,第二种策略,应该比较可行。第一种策略,要求会做的题,绝不出错,此事件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而第二种允许一定的失误,其实现的概率比较高。
  在此,给师弟师妹提些建议。
  重真题。
  把真题当作基础复习材料,目标是掌握120分基础题。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真题,真题定要熟到炉火纯青,随机抽一道题,都得会做。这是整个考研数学最重要的一步。数学的重点不在复习全书、不在复习指南,而在真题。
  重创新。
  在做熟真题之后,可选用660题等资料进行拔高,目的在于攻克30分新颖题,尤其要注重那些外衣新颖,实则解法基础的题。
  重模拟。
  选择一些难度稍高的模拟题于考前做实战训练,目的在于培养计算能力,并一定程度拓宽思路。题目难度与真题的差距不要太在意,做套题不在于检测自己的水平,而在于检验自己能不能排除题目难度波动的干扰,拿到自己所能拿到的全部分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每套试卷,只要你能把所有能力范围之内的题都做对,那你的分数是绝对不会低的。
  由此看出,考研数学的备考任务还是很重的,要看课本(课后习题就不要做了,把例题看懂就行了。),要看一本复习全书,要做至少两遍真题,要做拔高的资料,还要做考前训练。因此要趁早,要尽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3 2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考场建议
  先做会做的,难的暂时放一边,先把整张试卷都刷一遍再说。
  剩下的时间,做难题,但是对于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要学会放弃,倒不如把时间省下来拿去检查那些没有把握的题,这样效果更好。还是那句话,只要把能拿的分都拿下来,你的考研数学就成功了。
  对于新颖的题,一时间无从下手,暂时放过是应该的,但后来若有时间,则不应放弃。如果实在无思路,就用最原始的笨方法做。考研的题,一般用基本方法都是解得出来的,只是用基本方法比之用巧妙方法耗时更多,更麻烦而已,这是命题人区分考生的一种途径。换言之,当你黔驴技穷了,又有剩时间,一定要用笨方法试试,很有可能就被你解出来了,只是较麻烦而已。千万不能觉得用正常的方法解应该很麻烦就放弃,很多时候,题目只是外表怪异,只要尝试一下,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专业课
  华工金专的专业课考431金融学综合。
  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对着考纲,把指定参考书里对应的内容全过一遍(考纲不涉及的,难度又太大的内容,可不看)。
  这个过程只是让大家对考试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买本翔高教育出版的金融硕士教材进行精读,把里面一字一句都看懂。这个过程,重在理解。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自己动手编写考试大纲解析。
  这个过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书上有不同的论述,而且书上的内容大多零散繁杂,不适合考试时答题。大家应该会有这样一种体验,看书的时候什么都懂,合上书却什么也说不清楚,这就是没有总结的缘故。对着考纲,把里面的每个知识点都当作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来编写答案。答案的来源,就是指定课本,翔高教育的教材,以及网络。编写完考试大纲后,要背三遍,最后一遍,放在考前背。如此一来,既能集众家之长,又能在考试答题时逻辑清晰,头头是道。
  再者,还要买本习题集看看。
  在此推荐金圣才的金融专硕历年真题。我始终觉得,如果只看书,效果是不好的。看看题,才知道各知识点能从什么角度出题,也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还要关注时事。
  今年华工金专的变化,就是突出时政。考了欧债危机,考了银行业高利润问题,这些都是近年热点。这些内容,看课本是看不出什么的。我就是因为没有关注时政,才在最后一道40分的论述题中失分严重,望后来者引以为戒。时政这块,可看些财经节目,如财经郎眼。但也不要全看,因为你们没那个时间,就看那些跟考试比较相关的就行了。考试时,一定不能留空。宁可论述题写少一两行,也要回去把先前空着的题给补上一两句。要记住,考试答题也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论述题写少一两行基本没什么区别,但是把空着的简答题补上一两句,也许就能拿个两三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13 2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英语
  今年英语二考了78分,这是个还过得去的成绩。
  英语二的资料比较少,经验也比较少,所以我在此分享一下英语二方面的经验。
  能考这分数,原因有二:1.试题简单;2.复习方法正确。下面进行详述。
  1.单词
  首先,关于背单词,我找到了一个好方法。买本分频词汇,按高频到低频的顺序,把不会的词录入到云词软件的生词本里。然后每天花1小时背,坚持到最后,一天也不能少。注意:一天都不能少。之所以要分频,是为了突出重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只要能把4频以上的词记住,问题就不大了。之所以要用云词软件,是因为它运用了遗忘曲线这个记忆规律,效果比一遍遍从A到Z刷单词本好得多。建议大家建3个生词本,把4频以上的词记一个本,1-4频的记一本,0频的记一本。如果基础差,先把4频的词背熟,再开始训练阅读项目。
  然后,关于阅读的材料。如果,你基础不好,建议你先用四六级的真题阅读。然后再买本二十年英语一阅读理解真题。前面十年,一篇一篇地做,用来打基础。后面十年,一套一套地做,用来找感觉。还要记得留下最近的几套英语一,加上英语二的历年真题,用来做考场模拟。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还是看单词,词汇量大了,能看得懂文章意思了,就成功了。多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吧。后面10年的英语一,以及英语二的题,就争取做两遍吧。其它材料,做一遍就行了。
  2.作文
  关于作文,英语二的同学建议用曹其军老师的《英语写作专项高分突破》来准备大作文,这本是专门针对英语二的,有较大篇幅在讲图表作文。小作文直接上网搜就是了。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总结作文模版,其实,就是把框架的东西,通用的东西固定下来。比如图表作文,学习描述数据,描述完了如何引入讨论,再到最后一段如何引入自己的观点,这些内容,无论写哪篇作文都是一样的。再如小作文,写道歉信,邀请信等等,总有那么几句是通用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把这些框架的,不变的,有规律的内容给定下来,背熟,这就是所谓的模版。然后,那些依内容而变的,如具体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意见等部分通用度比较小的内容,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要想提高这些模块,只能是稳扎稳打,多看作文选,这也是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本质途径。但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没多少时间可以耗在写作上,因此,我们把框架的东西准备好,应该能拿个及格以上的分数。至于内容的东西,就听天由命吧,看开点。
  3.新题型
  再次,是新题型。新题型大家按考纲来训练就好了。考纲里面不要求排序题,排序的太难就不练了,总之以考纲为主。
  最后,是考前训练。
  考前训练很重要,这个步骤是不能少的,因为它能让你熟悉考场的环境。这一步如果做不好,很有可能你在考场上时间分配会出问题。所以最后别忘了完整地做几套题,如果时间紧,那做完不分析也无所谓,但一定要按考试时间做套题。
  再给大家推荐本书吧。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大纲解析(跟大纲同时出版的)。买下来看看,会有收获的。
    (五)关于心态
  我觉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事要有充分的理智来支撑你的决策。两年时间,我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大家决定考研,也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容易发慌。比如担心对手是不是很强,有没有人动用人脉,黑不黑什么的。但是,理智地思考,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凡不能通过我们的决策而改变的事,就应该把它当作沉没成本,冷静地放下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想也想不明白,于是只好放下不想。不问未来,只看脚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4:06 , Processed in 0.0718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