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回复: 0

原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往其他招生单位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9: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结束,凡一志愿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未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复试的、或经华东师范大学复试未录取的考生,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调剂往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复试被拟录取后,需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寄初试试卷寄往拟录取单位,现将此事项的办理详述如下。
          教育部关于调剂工作中调寄试卷的规定是:
          “调剂工作由各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相关手续。考生调出单位根据考生调剂申请和调入单位接收函寄送考生试卷等相关材料。试卷等相关材料不得由个人携带”。
          此规定摘自教育部教学[2012]1号文“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我校调寄调剂考生试卷的办法是:
          1.原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如调剂往其他招生单位,经申请调剂、通知复试、复试并被拟录取,调剂考生和调剂录取单位应在调剂、复试、录取的全过程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内,就调剂、复试、录取的各环节进行操作(点击)。而后拟录取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必须出具盖章的书面公函,公函名称为“调档函”“调剂调档函”、“试卷调档函”、“调试卷函”、“调剂接收函”、“试卷调阅函”......不等,公函内容应有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准考证号)、拟录取单位名称地址邮编。此公函即为教育部文件中“调入单位接收函”。
          2.如调剂考生已持此公函,须在此函空白位置书写本人意愿“本人同意自华东师范大学调剂往*****院校(复试并被拟录取单位)”,并签上本人姓名和日期,及本人联系电话,如此公函内容已有考生本人意愿(含签名),则不需书写此内容。此内容即为教育部文件中“考生调剂申请”。
          3.调剂考生将上述公函复印留存本人,将公函原件寄或送“200241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信人栏写“负责人”,不可作传真至我办。
          4.如调剂考生获知拟录取单位已将公函寄我办,而考生无法在公函上书写本人意愿,则请考生另书写一纸径寄或送我办(不可作传真至我办),内容: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准考证号)、并写明“本人同意自华东师范大学调剂往*****院校”、联系电话、签名、日期。如拟录取单位寄来我办的公函已有考生本人的意愿,则考生不需办理此环节。
          5.我办必须收集到调剂单位的公函和调剂考生本人的意愿后,再通过我校“机要”部门寄出调剂考生的初试试卷,收件人为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寄往院系所等具体部门。我办通过“机要”通道寄出试卷,不使用邮局的“特快专递(EMS)”或“挂号”,不使用非邮局类的各种快递或速运,也不同意将试卷交与个人携带。调剂考生无需向我办支付任何费用。因我校此项工作涉及考生较多,恕难做到即收集信息即寄出试卷,我办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寄出。
          6.调剂考生仅需完成上述1、2、3、4项内容,无需再来电来函来人至调出单位或调入单位,查问调剂考生的试卷“何日寄出”“寄往何处”“何日可到”等情况,按教育部的工作精神,调寄试卷属招生单位(调出单位、调入单位)间的工作,寄出和收到的日期不影响调入单位将调入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的上报工作。
          请调剂考生了解本文办法,并按本文办法办理。
          一志愿为我校以外单位、经调剂来我校、通过我校复试并给予拟录取的考生,试卷调寄办法,亦按本文办法进行。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4月15日
          10
          外语学院是华东师范大学下属二级学院,践行“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学院成立于1993年10月,其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外文系。现有职工192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40名。在读全日制学生1244名,其中博士生33名,硕士生181名。学院现有英语博士学位点1个、硕士学位点5个、本科专业6个。学院设有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新西兰研究中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文化研究中心及日语教学研究中心。学院还编辑出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此外,学院与美、英、澳、日、德、法、俄等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同时,学院每年还招收国内外访问学者、进修教师、教育硕士等近百人。
          近5年来,在教学方面,学院已获国家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上海市教学名师1名,6部教材获省部级优秀奖。在科研方面,获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个;各学科方向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CSSCI论文70余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2项,新世纪优秀人才1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4项。其中有些项目具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空白之功。5年来到账各类科研经费多达32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经费120余万元。
          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每年都有师生赴国外学习研究。英语系连续四年均有1位教师入选“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今年8月学院将邀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来校主讲大夏讲坛。此外,近年来学院还与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法国里昂二大、法国蒙彼利埃三大、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州国立大学、美国普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美国圣欧勒夫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师生交流项目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并成功主办了“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高层论坛”,“第三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帕特里克•怀特作品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书籍出版国际讨论会”、“普鲁斯特研讨会”、“亚洲太平洋地区市民社会与文化多样性国际学术讨论会”等国际会议。今年10月与12月将主办“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8:32 , Processed in 0.0704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