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是一种广受大家喜欢,雅俗共赏,并且老少皆宜的艺术形式。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内容,场景,台词当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名字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总结了一下翻译硕士考研翻译之西方电影名,内容如下:
一、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片名的翻译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号入座,需要根据影 片的内容,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翻译的可接受性,使其既传递影片的信息,同时又富有美感。“一名之立,旬月踯躅”,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片名的翻译,精雕 细凿,才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佳译。
二、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特征
1、忠实性
翻译片名的理想境界是译语片名在语言、文化信息和功能特征三个方面与原片名的统一对,即忠实性。这要求在文字的凝练上下工夫,力求体现电影的内涵。如 Roman Holidays (《罗马假日》)、America’s Sweethearts (《美国甜心》)、American Beauty (《美国大美人》)、Six Days Seven Nights (《六天七夜》)、Scent of Women (《女人香》)、Love Story (《爱情故事》)、Water World (《水世界》)、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Rain man《雨人》,Gladiator《角斗士》,God father译为《教父》等等。
2、艺术性
根据英文名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国公映时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的典范之作。若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虽无可厚非,却逊 色不少。下列英文片名都是带有艺术性的翻译:Ghost《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Best in Show《宠物狗大赛》。
3、通俗性
所谓通俗性是指片名要通俗易懂,容易为广大观众所理解、接受和欣赏。无庸讳言,在翻译影片名称时,应该以通俗为基本出发点,使译名具有群众性,符合观众的 审美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如《The Mask》《变相怪杰》、The Thomas Crown Affair《天罗地网》、《Legal Eagles》《法网神鹰》、《The Silence of Lambs》《沉默的羔羊》等均采用了意译法,这样的译名往往都容易理解,符合通俗美这一美学特征的要求。
4、文化性
由于电影总是从某一方面体现了本民族的文 化,加之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电影片名很容易令外国人费解,因此,要将电影片名中体现的外国文化转换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文化。《Seven》是一部有 关圣经中所列出的七种罪过的恐怖片,中译名为《七宗罪》,它巧妙地转换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文化,使影片主题鲜明,起到了诱导观众的目 的。
5、“叛逆”性
一般说来这种特征的翻译都在功能表达上摒弃或超越了原名的某些方面,译者们往往结合影片的内容,主题和基调,把带个性化色彩的功能取向反应到了译名当中。 大多数好的译名都采用了这种形式的叛逆。如:《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人鬼情未了》(Ghost)、《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廊桥遗梦》(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忍无可忍》(Enough)、《泳池的诱惑》(Swim fan)。
本文翻译硕士考研翻译之西方电影名向大家展示了由于原语和译语的特点不同和各民族的差异,把片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而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掌握了文中的技巧,相信大家可以在考试中拔得头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