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2018经济学考研之市场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7-31 17: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img]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img][/img]
中公考研在市场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上)中已经把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这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及涉及的知识点做了详细的分析。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理解,中公考研将把分析市场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我们知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然而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总是处于变动之中,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些变动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我们主要借助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市场上的某种均衡变动对各个主体的影响、以及弹性分析一些因素对于需求与供给的影响。
(1)比较静态分析
当市场某个因素发生变动时,我们更关心的时发生变动之后的新均衡与原来的均衡相比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我们把对于新旧均衡的比较就叫做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历年来的考研考试当中经常的涉及到,主要考试形式是在简答题当中,比如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均衡变动的一般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不只是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章节中会考察到,在我们之后的模块中也是重点的考察对象,主要分布在消费者均衡、完全竞争厂商和垄断厂商的生产者均衡、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等,都涉及到比较静态分析。可见比较静态分析主要出现在涉及新旧均衡的前后的一个对比分析,因此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要着重理解掌握当一个均衡发生变动时,将会引起价格、产量、收入、投入要素等变量的大小和多少经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动,是减少了多少或者是增加了多少等等。
(2)弹性
微观经济学不只关注一个变量发生变动是否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动,而是更关心一个变量的变动将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多大的变动,因此就引出了弹性分析工具。我们把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动的敏感性就称为弹性。我们知道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等因素均会引起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因此我们将弹性又可以分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而又把需求弹性细分为价格需求弹性、收入需求弹性等。
①价格需求弹性度量的是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等于数量的百分比变化数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变化。根据价格需求弹性的大小,我们又可以对此进行分类:如果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我们就说该商品缺乏弹性,也就意味商品的需求数量面对价格的变化不是那么的敏感,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如果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我们就认为该商品是富于弹性的,意味着该商品对于价格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只要价格发生变动,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商品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具有单位弹性的,也就说价格发生多少变化,需求同时也将发生多大的变化;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我们就称该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即,不论价格法发生多大的变动,市场的需求都不会变动,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区域无穷大,我们就说该商品是完全富于弹性的,此时他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②价格需求收入需求弹性度量的是需求数量如何对收入变动作出反应,等于需求数量的百分不变化数以收入的百分比变化。同样的根据需求数量对于收入变化敏感程度的高低,我们将商品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正值,我们就把该商品成为正常品,这样就意味着该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增加。在种种情况下如果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的话,又可称为奢侈品。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值,那也就意味着改种商品的需求数量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反而下降,我们把这类商品成为低档品,在低档品中又可以分出吉芬商品这一类。
中公考研经过总结历年各高校真题,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三者,尤其是吉芬商品是高频考点,经常涉及到的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因此在复习当中要重视这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吉芬商品一定是一种低档商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是吉芬商品,对于吉芬商品的经济学分析以及与正常品和低档品的区别将会在中公经济学考研的第三个模块的斯勒茨基方程当中会有详细的分析。简单来说,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为负,而且由于收入效应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减少的数量大于由于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数量的增加量,即收入效应大到足以支配替代效应。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经济学考研之市场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下)”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经济学,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 2018考研暑期集训 、 半年集训、名校保研精品班 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 ,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本文为中公考研经济学教研室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2018经济学专业课暑期复习指导
2018经济学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热门经济学考研院校师资队伍精细解读
2018经济学考研:高性价比院校推荐
精华推荐:

        各院校2018保研夏令营
       

        暑期备考全面解读(精)
       

        各专业院校排名解析
       

        热门院校历年报录比汇总
       

        热门院校备考指南汇总
       

        热门院校参考书(全)
       

        经济学考研国家线汇总
       

        各专业介绍与就业解析
       

        各专业备考全方位解读(精)
       

        34所历年分数线
       

        学硕国家线变化一览表
       

        专硕国家线变化一览表
       

2017073110383239936.jpg

20170731103832399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9 18:00 , Processed in 0.06805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