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回复: 0

法律硕士专业考研考试大纲之法制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7: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律现在越来越让更多的学生去选择报考,为了帮助这些报考法律学的同学我们将下面的一文法律硕士专业考研考试大纲之法制史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的学习!
        I.考查目标
        综合课考试包括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主要考查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
        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法理学60分
        中国宪法学 50分
        中国法制史 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多项选择题 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分析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l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33
        Ⅲ.考查内容
        第三部分 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夏商法律制度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二、立法概况
        禹刑;汤刑。
        三、刑事立法
        奴隶制五刑:墨,劓,荆(刖),宫,大辟。
        四、司法制度
        天罚与神判;监狱。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吕刑》;九刑;周公制礼;礼与刑的关系;宗法制度。
        二、刑事立法
        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契约:质剂,傅别;婚姻: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
        四、司法制度
        大司寇;狱,讼;五听。
        第三节 春秋法律制度
        一、成文法的公布
        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
        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49
        第二章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战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指导思想
        “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
        二、《法经》
        李悝变法与《法经》的制定;《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三、商鞅变法
        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变法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秦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云梦秦简;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
        二、刑事立法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主要刑名。
        三、经济立法
        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审判制度。
        第三节 汉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约法三章”;《九章律》与“汉律六十篇”;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二、刑事立法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
        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行政立法
        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50
        一、立法概况
        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二、刑事立法
        “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人律;“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
        第二节 唐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二、刑事立法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四、行政立法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经济立法
        土地立法;赋役立法;禁榷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六、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首页  上一页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0 00:51 , Processed in 0.0687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