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2018考研政治 马原知识点串讲--认识论(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7-5-29 16: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文都保研推免交流QQ群:37543649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认识论剩余部分的重点。
  首先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我们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也就是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的多次反复。认识永无止境,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线循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认识。
  关于真理和价值。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对于特定的事物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而发生改变。关于真理和谬误,真理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同谬误做斗争的过程,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没有谬误,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哲学的价值就是外部事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范畴,是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因而,价值有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二是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价值评价则是主体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的需要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但是,这种评价也不是主观随意的活动,而是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4 08:45 , Processed in 0.0539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