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1|回复: 0

管理类联考中“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方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5-18 1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准备的“管理类联考中“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可以提前练手哦!
  考研(199)管理类联考综合与(396)经济类联考综合,都需要考查写作;其中写作又要考查两篇,一篇叫做“论证有效性分析”,一篇叫做“论说文”。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篇文章,主要是去找出推理过程中存在的谬误,并且加以论证。
  接下来,中公考研逻辑写作教研室的老师就通过一个真题来认识下如何去寻找谬误,给出论证。
  【例】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慌”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这段话的论点是“大学生就业不难”,论据为“大学生供不应求”;又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论证“大学生供不应求”;由“劳动人口减少345万”论证“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由“长三角’用工荒’与第二季度数据1.06”论证“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篇文章是去找推理过程中存在的谬误,接下来,就分析下以上推理过程中存在什么谬误。
  由“劳动人口减少345万”论证“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是有待验证的。供应包含供给与需求,在不知道需求量的情况下,怎么能得出供应是从过剩变成短缺了呢?如果需求量下降的数量大于供给减少的数量,仍然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就算需求没有变化,如果之前的供给过剩量非常大,现在劳动人口减少的量少于之前的过剩量,那么仍然处于劳动力过剩的状态。
  由“长三角‘用工荒’与第二季度数据1.06”论证“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也是值得商榷的。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带,出现用工荒很正常,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可能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第二季度的数据,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季节处于播种季节,农民工回乡播种,出现了短暂的用工荒,因此,怎么能以偏概全的说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论证“大学生供不应求”也是有待讨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有可能是一些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需要有精湛的技术与充足的经验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因此得出大学生供不应求呢。
  综上所述,就是各位同学在写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篇文章时的一个写作思路与方法,中公考研建议各位同学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去思考论证者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并且给出充足的理由去说明为什么存在问题,做到这些写好这篇文章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广大考生2018考研顺利!
(本文为中公考研逻辑写作教研室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2018考研全国各省市研招院校排行榜
  2018考研地区划分及影响
  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汇总
  研究生毕业薪酬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汇总
  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第二篇 备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入口
  2018MPAcc会计硕士初试资料选择与复习计划推荐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该这样开始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的“管理类联考中“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方法”。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中公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保研培训班、精品网课,以及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2:14 , Processed in 0.07300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