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语言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早在19世纪,欧洲比较学派便将全世界的语言分为九大语系。其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便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所在的汉藏语系和大家从小为之奋斗而不得的英语所在的印欧语系。两大语系犹如两座不可跨越的大山,使得广大中国学子在英语的学习道路上举步维艰。而考研英语更是在各个方面为童鞋们设置障碍,其中被动语态更是大家难以言说的痛。今天,文都教研中心就考研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为大家进行一次系统解析,为大家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英语中,只要有不必说出或没办法说出动作发出者,或在正式的书信或商务信函中为增加客观性和正式程度,均需使用被动语态;而在汉语的世界中,主被动的概念较为模糊,我们在表达中并不经常使用“被”这个语言概念。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广大考生需将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进行加工处理,转化成汉语可接受的地道表达。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被动结构为“be + V-ed+by +sb”的被动句可转化为汉语中的主动句式,将Sb提前做主语。
例如:1999--73 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解析:本句的主要考点是被动语态及后置定语,该句是典型的“be + V-ed+by +sb”被动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汉语的习惯,将这部分翻译为“新增的方法扩充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为过去分词做后置定语修饰名词“methodologies”,根据后置定语做前置翻译处理的原则,可译为“史学研究中设计来解释史料新形式的一些新增的方法”。
整合翻译后的汉语句子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史学研究中设计来解释史料新形式的一些新增的方法扩充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但翻译后的汉语很明显有些过于冗长,汉语的表达讲究短小精炼,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后置定语进行拆分翻译: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新增的一些方法扩充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这些新增的方法在史学研究中是设计来解释史料的新形式的。
二、保留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添加“得以、给、由、把、受到、加以”等含有被动意义的词。
例如:2002--63 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was formulated only a little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 selectiv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shaping and maintaining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
解析:本句是一个并列句,从并列连词“and”处进行拆分,可拆分为两个小分句,这两个小分句中各有一个被动语态“was formulated”和“is only beginning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在处理的过程中,第一个分句可采取添加含有被动意义词,保留主语的形式进行翻译:在进化中自然选择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才得以阐明。第二个分句中的被动语态如果采用此方法则译为“才刚刚开始被认识和研究”,这样的表达一般在汉语中很少见,因此,我们可将第二分句被动结构处理成下面要讲到的第三种翻译方法。
三、被动译为主动,同时添加不确定主语,如“人们、我们、大家、有人”等。
因此上面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可翻译为:人们才刚刚开始认识并研究,在塑造和保持个体行为方面环境所扮演的选择性角色。
被动语态是英语表达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表达形式,考研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考查也是贯穿各个试卷模块。因此,对于被动语态的准确理解和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文都教研老师希望上述的三种被动语态处理方法能够给大家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