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主观题应试宝典史纲部分增补内容(任燕翔)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6-11-28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倒计时【4天】,今天你坚持了没?
  距离2017考研初试越来越近,终极冲刺复习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大家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对考研政治中史纲的分析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文都教育名师任燕翔老师为大家梳理了——2017考研政治主观题应试宝典史纲部分增补内容,请各位2017考研的学子能够对这些史纲分析题的考点熟记。
  【小编推荐】2017研究生准考生打印入口及注意事项汇总
  2017考研政治主观题应试宝典史纲部分增补内容(任燕翔)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原因)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皇族内阁”的产生使立宪派完全失望;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民主,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成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在于: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放走了最大的敌人;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在于: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局限性在于:“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制度,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认为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平均地权,革命派则认为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5.孙中山先生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推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6.孙中山的宝贵精神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7.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先生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6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在成立之时虽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比较弱小,但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第三,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了。
  9.长征的影响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10.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11.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12.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富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都需要党的领导。
  文都考研网“焕新”,继续为考生们提供更多新鲜有营养的内容,考生可继续关注文都考研(kaoyan.wendu.com),查询更多有关考研复习及考研资讯类信息,文都教育陪伴大家进步成长。
  【小编提醒】
  文都教育考后发布:2017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2017研究生准考证打印答疑内容汇总
  各地区2017研究生准考证打印入口汇总/注意事项
  文都名师助力2017考研冲刺复习 预测考点必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6 19:38 , Processed in 0.05151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