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0

2017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七章练习题答案A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2-4 15: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考察内容之一,同学们在冲刺阶段应该重点多做一些练习题,以下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六章练习题答案。》》》点击查看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七章练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七章答案
  一、填空题
  (1)世界日报(2)大公报(3) 装用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4)哈尔滨广播电台(5)国闻通讯社
  二、名词解释
  (1)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1951 年 4 月 27 日 ,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批准,《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国青年报题写报名。 1966年 8 月 20 日 因 " 文化大革命 " 停刊。 1978 年 10 月 7 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为周三刊,对开 4 版; 1989 年起出日版; 1993 年起增至对开 8 版。现为每期12个版。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2)1921年7月创刊于北京。初由中共北京党组织出版,1922年改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约于1926年(一说1925年底)停刊。
  (3)中共中央早期出版的机关报。周刊。1922年9月创刊于上海。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任主编。主要刊载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的政论文章。曾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编印发行。1927年7月停刊。
  (4)他1926年在天津与吴鼎昌、张季鸾三人共同重组出版新记大公报。在后来的几十年内,该报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广大。胡政之时任报社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全面主持报馆经营活动,深度参与编辑领导工作。在《大公报》后来的岁月中,他是三人中坚持时间...
  三、解答题
  (1)新记《大公报》宣称其办报方针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实际上“不党”只是一种标榜,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它与国民党蒋氏政权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其毕竟是商办报纸,在“不卖”,“不盲”上不无值得肯定之处.该报的办报活动情况复杂,用“小骂大帮忙”概括其办报活动、与蒋氏政权的关系,不够全面,说它倾向上矛盾很大要客观一些.
  (2)《申报》一生服务于社会,也随着人与社会的变化、动荡而变迁、浮沉。1909年《申报》由美查公司转入国人之手。买办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12年5月转让给张赓、史量才、应季中、赵竹君等5人,由史量才任总经理。此后二十余年,史量才作为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孜孜于经营《申报》。他网罗人才,改进业务,设立分馆,扩大消息来源和广告范围,修建五层大厦,购进新式印刷机,使《申报》销量大增,到1926年日出报14万多份,与另一份《新闻报》一起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纸之一。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因倾向进步,主张抗日,不受国民党的驾驭或羁縻,被蓝衣社特务刺杀在沪杭公路上。之后,其子史咏赓继承父业,迫于当时的形势,《申报》的言论态度又趋向保守,相关的各项社会文化事业如出版《申报年鉴》、《申报丛书》、《中国分省地图》等,以及由李公朴和艾思奇等人主持举办的“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和“申报妇女补习学校”等被迫中断或改弦更张。1937年“八·一三”以后,上海沦陷,《申报》因抗拒日方新闻检查自动停刊。后又转移到汉口、香港出报,至1938年10月又迁回上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申报》由日本海军报道部接收并改组,成为日伪控制的喉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申报》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接收,由国民党“CC”组织在上海的负责人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陈布雷的兄弟陈训口任总经理兼总编辑。1949年5月27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枪炮声渐渐息去,《申报》以“沪杭甬路全线打通 慈溪宁波均告解放本市苏州河北亦以肃清”为标题终刊结束。至此,后人有结论作如下诉说:《申报》这个中国报业的长者未得善终,是日伪和国民党先后绑架致其死命的。
  (3)北京团组织于1922年1月15日创办的《先驱》半月刊。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构建立,《先驱》改组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中国青年》:1923年8月,团中央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经常发行1多份,最多时2万份,1927年10月停刊。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最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
  (4)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党的高级领导直接负责,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一样,只是发空议论。本报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坚持正确的文风:白话文的方向,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
  四、论述题
  (1)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共出201期。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向导》用大量事实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向导》注重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新闻侵略的宣传斗争,大力进行了打倒封建军阀的宣传,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
  《向导》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 “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的政治常识。中共 “四大”评价指出: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 “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它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万份、4 万份,最高达10万份。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 “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 “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蔡和森(1895—1931),《向导》的首任主编。字润寰,湖南双峰县永丰镇(原属湘乡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学友和战友 。1920年初抵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 主张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10月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22年至1925年长期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先后当选为中央局委员、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代理中央秘书长 等职。
  (2)①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②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
  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9-30 18:27 , Processed in 0.0610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