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第六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2-1 20: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并行、独立的缩写。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4,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这改变包括相邻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元胶质细胞的增加和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数量的增加;长时程增强作用对长时记忆有重要意义;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并且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
  5,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
  1,长时记忆保持所需条件是:A,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记后的复习,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因此我们要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B,利用外部记忆手段。C,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2,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出了艾宾浩斯曲线。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4,识记者的态度。
  3,遗忘的原因,有四种不同的看法:1,衰退法;2,干扰法;3,压抑法;4,提取失败。
  6,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附录 名词解释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短暂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3,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高,这就是记忆恢复。
  4,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第六章,以供考生参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23:51 , Processed in 0.0400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