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之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1-28 20: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由国家保证实施。”这句话表明法律具有
  A.阶级性
  B.国家强制性
  C.上层建筑特点
  D.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特质
  2.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人的素质
  B.文化的发展程度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偏重,可以将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其中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4.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这指的是法律规范的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5.《史记·循吏列传》中说:“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这句话是指法律的
  A.规范作用
  B.强制作用
  C.社会作用
  D.指引作用
  6.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形式来实现。其中禁止性规范是指引人们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7.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其中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8.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基本要求是
  A.司法公正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9.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法律运行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10.“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说明的刑法的原则是
  A.罪刑法定
  B.罪刑相适应
  C.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并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部署。科学立法的目标是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12.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其中,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
  A.科学立法的目标
  B.严格执法的目标
  C.公正司法的目标
  D.全民守法的目标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多个法律部门、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干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5.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社会法
  16.柏拉图曾经说过:“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此话蕴含的核心意义是
  A.法律是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法律的本质,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法律体现的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B.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C.法律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统治阶级及其成员可以不服从和遵守法律
  2.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
  A.国家制定或认可
  B.国家保证实施
  C.调整人们行为
  D.有约束力
  3.根据我国法学界通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特征包括
  A.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B.法律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C.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其强制性表现在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
  B.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
  D.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5.马克思曾说:“法律应当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D.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创新,使立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除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外,其特征还在于体现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C.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D.继承中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8.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资本主义法律规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原则是形式上的,归根到底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所以属于剥削类型的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C.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9.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方式包括
  A.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
  B.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
  C.通过对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
  D.通过对人们行为法律意义的评价
  10.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11.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包括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案的公布
  12.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在于
  A.合法性
  B.合理性
  C.信赖保护
  D.效率
  13.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还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人权保障原则
  C.法治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4.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向宪法宣誓的原因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C.宪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D.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
  15.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6.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下列选项属于实体法的有
  A.仲裁法
  B.民法商法
  C.刑法
  D.行政法
  17.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B意思自治
  C公平
  D诚实信用
  18.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是
  A.职权法定
  B.程序法定
  C.公正公开
  D.有效监督
  19.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回避
  B.罪刑法定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罪刑相适应
  20.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其中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还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21.非诉讼程序法律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
  A.自愿
  B.一裁终局
  C.仲裁独立
  D.联合仲裁
  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
  A.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B.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C.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D.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并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部署。其中,科学立法的目标是
  A.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B.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加强宪法实施
  D.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4.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累计查处酒驾127.4万起,醉驾22.2万起,同比分别下降18.7%、42.7%。同时,依法对醉驾行为实施行政拘留1.1万人,暂扣驾驶证84.2万个,吊销驾驶证15.8万个,一次记满12分89.3万人。自“醉驾入刑”以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根本上是源于法律的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以上是中公考研政治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之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0:23 , Processed in 0.0662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