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2017考研:教育学复习知识点(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0-14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32576fdca0a3a0421e822b0c50a499903.jpg

032576fdca0a3a0421e822b0c50a499903.jpg

        教育学考研考试涉及到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而零碎,复习起来比较费时。这就要求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明确重点和非重点考查内容,规划复习。
        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相关要点。
        反对课程编制的“目的——手段”范式
        后现代主义发轫于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一文发表后,后现代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课程设计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范本,而目标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手段”模式。泰勒在《教学设计的原理》一书中指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
        一是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经验;二是教师如何组织这些经验;三是这些经验如何传授给学生;四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检查这些经验是否有效传授给了学生。
        泰勒的目标模式被作为课程编制的“主导范式”对课程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主张的课程体系范式的封闭性而收到了批评。真正从根基上对其进行批评的是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设计的主张。多尔针对泰勒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原理提出关联性、循环性、严密性和丰富性。
        反对封闭式、提倡开放式的课程编制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课程编制不仅仅是教育学专家的专利,也不是行政部门的特权,而是由实施课程的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课程模式是开放式的,随着教育活动双主题的互动交往过程而不断展开、调整,不断发现、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目标是师生一起建立的,课程目标应该随着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而改变,因而课程目标具有动态特性。
        反对片面、狭隘地理解“课程”
        后现代主义者指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仅是学校,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赖以生长的各种环境,包括家庭和社区。后现代课程论专家舒伯特指出课程不是单数,而是复数,意在指明课程不仅是学校之中的教育活动与内容安排,而且包含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小环境,如社区也可能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方案支持计划。
        在复习教育学原理时,要知识整体框架,标注重点,逐一解析,并反复强化巩固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5:04 , Processed in 0.07153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