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考研英语考前30天狂背作文(16)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5 2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办法类

办法类文章的题目通常是以"How to"开头的,这一类的文章数量相当多。办法类文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第二类是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第三类是与大学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这类文章通常都有"提出问题--列举具体的解决办法--总结"的写法。
办法类文章可以写得极其工整,即第一、二、三段均分三个方面来说,达到相互呼应的情形,比如说第一类和第二类可分政府、科研工作者与大众来说。当然有的时候文章也可以只说两种人--即政府和大众,文章就更清晰了,但此时要避免单调或篇幅太短。第三类可以从学校、老师与学生三个方面来说。
办法类文章的变化极多,首先末段的写法极其灵活:可以是一句话戛然而止,但这种情况并不建议大家多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没有作为结论段的第三段,这时的结束句必然只有一句话,放在第二段末尾。这个句子一定是一个长且复杂有力量的句子,并与上述若干点结合紧密。
末段大多数时候包含两个句子,规律性很强。首句多说问题严重或重要,后句则总结必须采用上述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这个句子可以是个倒装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甚至反问句。总之,这时我们是想通过调整句子结构来达到加强语气的目的。
在办法类中还可能出现个性化段落或混合模板这些复杂的情形。个性化段落就是提纲中要求在先说了多种办法(通常是三种)后再说到个人(即我)的写法。这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说到自己时是选择上述办法之一,还是将两种办法融合。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选择其中的一种办法。其后的问题就是,在说明理由时,这段是否会与前面重复。实际上这里只要注意将自己的独特之处写出来就行了。
混合类模板既包括办法类模块又包括原因或后果模块,我们一定要看清提纲,严格按照它来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先熟悉单一模板的写法,再在融合时多思考,多练习,这样就一定能提高了。
二、 图表作文
图表作文在考研中总共只出现过两次,分别是1997年与1999年,它是一种介于命题作文和图画作文之间的写作形式,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对图画式作文的学习非常有益。
图表作文至少包含描述图表与解释原因两个部分,而当前的图表作文大多还有第三个段落。图表作文的规律性很强,不像图画式作文那样富于变化。
1.首段的写作

图表作文有表格(table)、柱形图(bar chart)、饼状图(pie chart)和折线图(diagram)之分,后三种都属于图表的范畴(chart)。不管是chart还是table,都需要进行描述,一般放在文章的第一部分,长度宜适中。描述数据我们要首先看看是几个变量(A),每个变量有几个数据(B),不妨以A*B表示。
如果只有一个变量,有三个数据,可以描述如下:
From the char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of hours a student spends on Internet per week has increased from less than two hours in 1998 to nearly four hours in 2000, and then to 20 hours in 2004.
如果是最常见的是2*3的情形,可以描述如下:
From the char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in a big city in China, stateowned houses declined from 75% in 1990 to 60% in 1995 and then to 20% in 2000, while private houses rose from 25% to 40% and then to 80% during the same period.
这里用了while引起从句来突显对比,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如果用两句话来描述,也完全可以。
如果是1*n(n>3)的情形,将头与尾描述出来即可,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在句中描述最后一个与第一个相比变化了多少。
碰到多变量、每个变量多数据的情形,大家应首先进行分类,分成上升、下降两类,或者上升、下降、不变三类,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 第二段的写作

第二段是解释原因的段落。我们谈谈两个问题。
首先是过渡句这个问题。这里不大可能放在第一段,因为第一段不可能像某些命题作文那样简洁(如只有一句)--例如提纲式作文中的批驳类文章中除第二段首句批驳之外还有首段末句批驳,效果很强烈。
其次就是此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的问题。此句或主观或客观,并无拘束,只要上下文风格统一即可。
主观:We believe that three reasons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I believe that three reasons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In my mind, the reasons why the overseas students are on the rise are as follows.
主观之变体(使用插入语,突显主语):Three reasons, we believe,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Three reasons, I believe,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Three reasons, I firmly believe,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注意:插入语的使用属于看似平淡却极富功力的技巧,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主观之变体(使用插入语):Three reasons, in my mind,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客观:Several reasons can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在主题句之后,可以使用连接词分两个、三个或四个方面来写,其中分三个方面来写最为常见。这里就与普通的说明文与议论文一样了--可以由最重要的到最不重要的,也可以由最不重要的到最重要的,也可能平行分布,依具体情况而定,不一而足。
3. 第三段的写作

第三段直接写结论的情况已基本没有了。如果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这一段写解决办法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好的变化,那么这一段很可能是两种情况--可能写负面的影响或存在的问题,或者写未来趋势或发展方向。
上述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sub_455.gif

sub_455.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18:34 , Processed in 0.05097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