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0|回复: 0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接力支教海原16载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2 2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裴正非,2000-2001学年,海原关桥中学,英语”,“王梦洋,2015-2016学年,海原贾塘中学,地理”。海原县团委书记马彩红保存着一本支教老师花名册,共有163人,岁岁年年人不同,他们却来自于同一团体: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0年以来,厦门大学每年都会派遣当年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海原接力支教。2004年下半年,关桥中学初三学生陈复才因家境贫困产生了辍学念头,他的历史老师、支教队员裘萍察觉后劝他继续求学,并在一年支教期结束后继续和他保持联系,不断勉励他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008年,陈复才不负所望,成为当年海原县高考文科状元,他以感恩之心报考裘萍曾经就读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被顺利录取。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厦门从事电商创业。
  海原体音美学科师资匮乏,为了弥补这一短板,近年来厦门大学挑选海原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时,专门向艺术生倾斜。支教队员利用所学专业开堂授课,激发了许多孩子的艺术细胞。2013-2014学年,支教队员朱伟峰在关桥中学开设工笔画课程,初二学生张海斌拥有绘画天赋,在朱伟峰的予以悉心指导下进步很快,画作受到了师生的称赞,原本内向的张海斌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山区孩子学好文化课,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负责支教团工作的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宋佳说。
  一届届支教队员在对海原贫寒学子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还为他们开展募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累计募集钱款300余万元,用于大病救助及文体用品添置,约7000余名海原学子直接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03:56 , Processed in 0.0646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