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2014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复习笔记(7)感觉器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9 16: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西医综合大纲已于9月13日公布,新大纲涵盖了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方向、考查重点,太奇考研辅导名师第一时间对新大纲做出全面解析,帮助考生充分备考。
          2014年西医综合考试总体考查目标与试卷形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太奇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2014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复习笔记(7)感觉器官。
          考纲要求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机能及其调节。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视觉的二元论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光-电换能。视锥细胞和色觉。视敏度和视野。
          3.听觉器官: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及其机能。
          考纲精要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适宜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将这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疏密波。
          2.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去极化或超极化局部电位。例如,视杆细胞的迟发感受器电位是超极化电位。
          3.编码作用:感受类型的识别,是由特定的感受器和大脑皮层共同完成的。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适应现象:指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现象。适应现象不是疲劳。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
          二、眼的功能
          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作用分别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完成。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进行调节。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感光系统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真正的感光细胞。
          三、眼的调节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晶状体曲率增加:视区皮层→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弹性回缩→晶状体前后变凸。
          当物距大于6m时,反射入眼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无需进行调节;当物距小于6m时,需要调节折光系统的曲度。视调节过程是眼内特定肌肉的运动过程,应该由“动眼”神经兴奋所致,而引起肌肉收缩的递质多为乙酰胆碱,因此,晶状体变化是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纤维作用的结果。
          2.瞳孔缩小: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瞳孔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及减少眼球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这种视近物时引起的瞳孔缩小的反射称为瞳孔近反射,属于视调节反射。而瞳孔对光反射是光线强弱变化引起的反射性瞳孔变化。
          3.双眼向鼻侧聚合:使视近物时两眼的物像仍落在视网膜的相称位置上。
          四、近点
          人眼在尽量调节折光力时所能看清的最近物质的距离。
          近点可以衡量眼调节能力的大小,随年龄增加,人眼的近点会增大。
          眼的调节能力还可用晶状体变凸所增加的眼的焦度来表示。
          例如,一个近点为10cm的眼镜,相当于在未调节的眼前方放置了一个10焦度(1/0.1m)的凸透镜。
         (责任编辑:tq2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0:32 , Processed in 0.0556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