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0 12: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欧一体化进程:
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罗马条约---欧元)原因:经济,统一市场、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各国联合起来,共享资源和市场互通有无而在地缘上各国的疆界相连。政治,战后西欧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要求得到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文化,具有相同和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
过程:(1)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科技共同体。1985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6)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7)欧共体成员的扩大,现已拥有27个成员国。
《罗马条约》:1957 年3 月25 日,法、西德、意、荷、比、卢6 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确立了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共同农业政策、设立欧洲投资银行等原则。1958 年1 月1 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这样,在西欧就有三个共同体—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存。1965年4 月8 日上述三个组织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影响: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日美关系与美欧关系:
(1)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①占领和被占领的关系,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消除军国主义,改革两年后扶植日本。
②由敌对到伙伴关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订购“特需订货”,促使美国对日和解。1951年9月日美签订《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两国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
③从伙伴到同盟关系,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0年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美国也把冲绳的主权交还日本,日美经济摩擦增加。
④冷战后日美关系,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美国为了实现其“一家独霸”的野心;日本为了实现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梦想,日美对安保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日美走向世界性同盟。同时日美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将继续扩大。
(2)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的实力两大因素制约。以冷战的结束作为分水岭,美欧关系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各经历两个阶段。
①冷战时期的美欧“特殊关系”
1.二战结束至50 年代。二战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点。1947 年美国施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至1949 年北约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确定。由于冷战局势依然紧张,美欧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
2.60 年代至冷战结束。随着冷战形势趋缓以及双方实力的消长,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凸显。美欧“特殊关系”总体上呈衰落之势。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对西欧态度复杂化:一方面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开始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大西洋同盟中的领导地位。
②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历史性调整
1.90年代构成第三个阶段。期间,美欧关系完成了冷战后最初的调整,并在调整后仍保持了同盟关系。1993 年克林顿微调了对欧政策,波黑战争也使美欧关系改善。90 年代末,美欧关系重新恢复到大体稳定的状态。随着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和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美欧关系越来越难控制。
2.进入21 世纪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外政策进一步调整。欧盟方面,在加速推进内部一体化的同时,对外力图把自己塑造成强有力的世界一极。伊拉克战争使美欧关系危机在严重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它使美欧关系降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简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1.战后民主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前提条件
2.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经济起步提供了推动力。
3.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
4.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时进行,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5.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资本输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考生需要寻找规律,加强知识架构建设。因为历史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混乱,需要考生捋清思路才不至记忆混乱。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加强吸收理解,把握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贯通古今中外,争取为2015历史学考研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需要下载资料请前往资料下载中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跨考网!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