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回复: 0

2011年考研历史学真题点评 及2012年复习建议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跨考网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摘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一、2011年真题总评
  2011年的历史学考研,是历史学自从2007年改为统考以来大纲变化最大的一年,但是试卷内容却是五年来最科学的一年。从难易程度来说,今年的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照顾到了考试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同时还更加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史料分析题都是出自权威的典籍或档案,强调了考生对"史料"的分析与掌握。史料分析题还延续了2010年"加句读"的模式,在考察知识点的同时,也考察了文言文的能力。从考试内容分布来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三方面的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值所占比重趋于平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几个部分所占分值也比较均衡,虽然四道问答题变成三道论述题,但是在名词解释的分布方面也做了调整,总体上仍然符合大纲要求。
  二、2011年考试真题解析
  1、选择题。从选择题的考察范围来看,主要是偏重于考察基础知识点以及记忆性方面的一些知识点,也就是考察的是考生的历史基本功。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教材和老师的讲义中的内容。其实,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复习的细致程度,这一点也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再强调的。选择题靠的就是平时的积累和细致的复习,一定不要试图去猜题押题。
  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考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宣政院",两个中国近现代的,"十三行"和"法币",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但是想要答得十全十美也不容易,可能还是有同学没有完全记清楚时间等内容。世界史部分的五个名词解释,只有一个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原因是论述题考察了纯粹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汉萨同盟"是我们暑期强化班讲义中的原题。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四个名词解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大纲新增内容,我在冲刺班特别提出来的名词解释,"魏玛共和国"是暑期强化班讲义中的原题,"两伊战争"属于常识内容,唯一稍有难度的就是"黑人法典",但是比2010年的"弗莱明"要简单多了。毕竟《黑人法典》在美国历史上还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版的143-144页有明确论述。
  3、史料分析题。材料出处为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这是适应各部分分值比例的常见命题思路。"有田三十亩"而"家贫"是《史记》中记载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第一小问题要求考生添加句读,增加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但是并没有增加难度,并且不是第一年考察这种形式了,实际上在我看来就是送分题。但是分析并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各种社会观念就稍有难度了,主要问题是不一定能概括全面。世界近现代史中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等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内容,并且"开明君主专制"还作为名词解释讲过。总体来说,史料分析题更加切近学术研究的范畴,相比历年的考题,可能难度稍有增加。但这也是考试发展的一个趋势,希望以后参加考试的同学引起高度重视。
  4、论述题。第一题"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等几个方面分析南宋经济发展状况"。考察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并且还提示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基本上就是送分。第二题"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这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我在冲刺班强调了,中日关系几乎一定要考,虽然给出的例题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但是强调了腰同学们自己将中日关系的整个阶段整理清楚。即便同学们没有整理,这两次战争也属于常识性的范畴,并且,也限制了范畴,只需要回答"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分析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异同"是北师大2006年考过的原题,具体的内容"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都是最基础的内容,因此也几乎没有难度。这样说来,似乎论述题就完全没有难度了,其实不然。考题括号中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这就是对历史学综合能力的考察,恐怕有点同学会在史实准确和逻辑清楚方面有所失分。这也是需要引起后面要考的同学高度注意的方面。
  三、2012年复习建议
  第一,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是我每一年都给大家反复强调的内容。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第二、注意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第三,在全面的基础知识复习基础上,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复习上,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与日剧深的全球化进程,是借助兼容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摘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第四、充分重视考前信息。经过这多年的教学和辅导,老师能够对一些方向性的内容做一些自己的分析和预测,考生应该在这方面更多关注和重视。同时,又不能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完全寄望了老师的辅导。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还是要靠自己!还有,一定要充分重视统考之前各重点高校的真题,可以说,今年的大题几乎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时考察过的原题。现在市面上也有这样的资料,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途径来进行这方面的资料收集。
  最后,跨考教育祝广大学员被顺利录取,希望这次的真题点评与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51 , Processed in 0.0683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