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6|回复: 0

考研历史学如何查漏补缺总结精华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8月份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不少同学在这个时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复习。但是,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 复习阶段。这个时期,调整好备战心理至关重要。很多同学的考研历史学复习此刻陷入了复习的瓶颈期,但如今正值暑期复习的黄金时期,如何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加快复习进度呢?这还得靠方法取胜。
          一、通读课本
          这是我们每一年都给大家反复强调的内容。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二、筛选材料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和辅导,老师能够对一些方向性的内容做一些自己的分析和预测,考生应该在这方面更多关注和重视。同时,又不能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完 全寄望在老师的辅导。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还是要靠自己!还有,一定要充分重视统考之前各重点高校的真题,可以说,今年的大题几乎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时考察过的原题。现在市面上也有这样的资料,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途径来进行这方面的资料收集。
          由于大纲并没有指定考试参考书目,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尽量选择一套与考试联系紧密的参考书。参考书最好选择一些大家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用的,而且被 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教材。这样的历史教材多出自史学大家或同一个高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之手,几经修订,错误极少,观点统一,有助于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重视基础
          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复习上,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与日剧深的全球化进程,是借助兼容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摘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选择好一套参考书后,先要看一下书的前言部分。通常在前言部分里,作者会对整本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些介绍虽然不是非常的详细,但却是这本书的精华和最好的总结。通过前言中作者的介绍,会使考生自己对这套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对作者的一些观点也会有所了解,有助于考生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其次做一个小的计划,一天看几章或一天看几节,按着自己的计划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要作上标记,比如: 经济改革和政治变法就相对重要一些,可以做读书笔记,不一定要写几千字,几百甚至几十个字就可以。全面复习切忌图快,一定要稳扎稳打。这一阶段是整个历史复习的基础,是以后继续学习提高的保障。
          四、注重归纳
          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其中,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也会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之中。建议考生,以上每一部份内容都要选择两本以上的参考书来看。由于历史学科要求记忆量较大,很多知识是需要大家记忆的,所以大家在暑期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梳理好知识点脉络,为第二轮的复习巩固和第三轮的强化巩固打下基础。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同学们在考研历史学复习过程中将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思路,不会再云里雾里了。但是,巧记并不等于不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记得更快、更牢、更活。最后,预祝准备参加2013年考研历史学的同学轻松复习、愉快生活、学有所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11 , Processed in 0.0557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