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1

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9)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30 12: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真实传播的意义及要求
  (一)真实传播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新闻传播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事实的相符程度。新闻传播必须真实,说到底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这是一切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为使传播致效,必须做到并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传播过程事实求是,传播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
  (二)新闻传播必须真实的原因(意义):
  1)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
  2)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新闻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
  3)如实报道新闻,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这一科学方法论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
  (三)科学含义(具体要求),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要求做到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的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之有据。这其中又包括:1.新闻报道中相关的新闻事件的主要新闻要素,即新闻写作中所说的5个“W”都要引之有据,确凿可靠;2.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一切资料也要求有可靠地来源。
  第二,要求做到总体真实,即不仅新闻传播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某一个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一致。
  第三,要求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而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二、不真实传播成因及防治
  (一)不真实传播的成因及其防治
  成因
  1、新闻提供者:由于品质不良而故意失实,而且所造假新闻,一般都属性质恶劣、后果严重之列。
  2、新闻采制者:由于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报道失实。
  3、新闻把关人: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30 1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防治措施:
  1.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真正懂得真实是新闻生命的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到一定位置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2.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价的规章制度。
  3.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把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从中清除出去。
  4.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通过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5.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三、客观传播的意义和要求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的原因(意义):
  1.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事实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都是客观实在物,都是人们可以感知的,因而报道者必须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做到完全客观,使之同事实完全一致。
  2.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
  3.通过客观报道而显示的新闻倾向性,易于与乐于被受传者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利目的。
  4.客观地报道新闻,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二)科学含义(具体要求)
  就内容而言,新闻传播的事实,必须使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于发展的事实。 就形式而言,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作者的立场观点不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直接讲话,而是依靠事实的客观陈述表达出来的。用事实说话。
  四、公正传播意义和要求
  新闻传播的公正性,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所以公正性也叫“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公正性还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的原因(意义):
  1.传播者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是想受众提供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时人队他的种种评价的客观情况。
  2.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所以传播业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科学含义(具体要求):
  第一,新闻传播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知识自己赞成的方面意见;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
  第二,新闻传播者不以自己的一己立场与观点,选择、报道与评价、解释事实,并且通过这种选择与解释误导受众,造成对部分不同意见者的压力与伤害。
  第三,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剥夺部分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赞同的立场与意见的权利与机会,使媒介的性质,由“社会公器”蜕变为“个人私器”。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中公考研小编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所考的科目以及目标院校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制定计划复习。为此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2 18:27 , Processed in 0.0446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