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0|回复: 0

08考研教育学大纲:教育学原理变化大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考研教育学大纲已经公布,去年的考试大纲有很大变化,今年的大纲又有些变化。
          去年教育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初试科目四变三,改革比较大
          1、08年的教育学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沿袭了去年的形式
          鉴于在去年的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在选拔合格优秀研究人才中的作用,对考查范围进行了调整。与去年相比,2008年新大纲中的教育学原理部分变化较大,主要特点有三:
          第一,愈加重视考生对于教育学主要理论及其观点的掌握
          第二,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教育现象,侧重于考察考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点、概念与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而不止于对基本概念的了解知悉。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性的知识点的删减,而增加了一些和实际联系紧密地知识点。
          虽然新大纲中删节了一部分基本概念类的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重要。事实上,任何理论观点的阐述与衍生都是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探究之上的。因此,考生们切不可轻视基础知识,一味追究对重、难点的复习。
          第三,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充,同时增加了多个全新知识点,扩大了出题范围。
          第四,新大纲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特征。
          第五,新大纲注重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08年教育学考试大纲是否新增了一些去年没有的考点
          08年教育学考试大纲新增了以下考点,先说教育学原理部分在第二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中增加了对“教育的功能”的理解;在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增加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在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知识点,这些主要观点包括: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这些理论在去年的大纲并未提到。在第七节“课程”中的课程编制部分,特别增加了“泰勒原理”,这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同时,增加了对“课程的范围与结构”知识点的考察。第七节的课程改革部分,增加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在第九节德育部分,增加了“德育模式”的知识点,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集体教育模式”五个内容。还增加了“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和“《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两个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部分
          1、孔子教育思想一节增加关于孔子的历史影响
          2、儒学独尊一节增加关于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章增加魏晋南北朝关学的变革,包括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名观。
          4、科举制度演变一节增加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
          5、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一节增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颜元与漳南书院
          6、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增加“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7、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一章增加清末的留学教育,包括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8、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一节增加教会教育的扩张
          9、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建设学校教育管理措施一节增加训育制度;中学毕业会考
          10、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一节增加“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
          外国教育史部分
          1、法国教育发展一节增加《费里教育法》
          2、杜威的教育思想一节增加教育实践活动;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学部分啊。
          教育心理学部分
          一、在学习及其理论解释部分里新增学习的人本理论,包括以下知识点: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二、在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增加了一个目标定向理论。07年考查了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教育研究界说一节增加教育研究的类型,包括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2、教育调查研究一章中增加测量调查部分,包括测量调查的含义;测量调查的类型(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以及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3、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部分,包括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以及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行动研究部分,包括教育行动研究概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5、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部分,包括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的意义;资料整理的意义审核;分类;汇总);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概念、定量分析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概念、定性分析的过程、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涉及数据描述 (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和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
          3、今年教育学大纲根去年相比删减了很多内容
          在第一节“教育学概述”部分,删掉了“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知识点。在第七节的“课程”部分,去掉了对“课程概念”的考察要求,在对主要的课程类型的列举也有些微的变化,去年大纲中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没有再出现。第八节的教学过程部分,去掉了“教学过程的概念” 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矛盾”这两个点,重点突出了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考察。此外,在该节的教学法部分,去掉了“教学法的概念与意义”,增加了“自学辅导法”。在第十节“教师与学生”中,去掉了“学生的基本属性”。
          中国教育史部分
          1、教育起源(放进教育学原理部分)
          2、道家教育思想一节关于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3、法家教育思想一节关于倡导“耕战”的学派
          4、封建国家教育体制完善一章关于中外教育交流的开展恩
          5、韩愈教育思想一节关于振兴儒学的卫道者
          6、颜元教育思想关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7、近代教育的起步一章关于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8、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一章关于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9、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一章关于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一章关于二新文化运动与教育变革,其中包括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变革,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10、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节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部分
          1、英国近代教育一节删掉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2、法国近代教育一节删掉、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3、卢梭教育思想一节删掉关于论人的天性
          4、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一节删掉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英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开放大学”
          6、法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7、德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的倒退
          8、苏联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教育心理学部分
          1、教育研究含义中删掉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特性
          2、教育研究意义中删掉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
          3、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中删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4、选题要求中删掉问题本身要新颖
          5、教育观察研究中删掉基本原则
          4、对08学生的复习建议
          对于参加08年1月份考研的教育学考生,要注意如下几点:
          1、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性掌握,要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这样回答起问题来才能够比较圆润,或得高分。在去年的考试中很多考查基本原理的试题,看似很简单,学生却依然失分很多,就是因为对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只是僵硬的回答课本上的知识点。
          2、在复习时要注意几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样不但会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会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辨析能力。如在复习教育史时,可以联系着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因为教育史学科的诸多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含着教育学理论逻辑的,如果能联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记忆,效果肯定会更好!甚至一些具体、细致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理论逻辑推理出来。
          3、对于一些能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东西,最好进行实地的训练,尤其是方法论的东西和理论和实际结合比较强的一些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基本功,到时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回答的比较充实,像去年的考题“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很多同学都是“题目、正文、摘要、参考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罗列。很明显这样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文献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17:56 , Processed in 0.0720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